亂棄抗生素增抗藥風險

吃剩或過期的藥物,市民一般會當作垃圾棄置,最後被送到堆填區。香港浸會大學研究發現,本港堆填區俗稱垃圾汁的滲漏液中,驗出含有藥用抗生素,部分更達可產生抗藥性細菌的水平,即使經滲濾污水處理,抗生素含量仍繼續超標。含抗生素的污水最後排出大海,有學者擔心影響公眾健康及海洋生態,增加抗生素抗藥性的風險。

研究由浸大生物系高級講師鍾姍姍及其團隊進行,團隊分別於一五年六月及一六年一月,於香港三個堆填區收集垃圾汁,包括新界西堆填區、已關閉約廿年的望后石堆填區及船灣堆填區。新界西堆填區及望后石堆填區的垃圾汁經處理後再和其他污水排出海,而船灣堆填區的垃圾汁則直接混合其他污水再運到污水處理廠。

部分樣本高出指標52倍

團隊驗量垃圾汁內七種香港常用的抗生素含量,由於現時世界衞生組織並未有制訂抗生素殘餘量的指標,故研究採用了由國際生物醫學學者訂立的「預測無影響濃度」作參考指標。

研究發現,所有垃圾汁的樣本均驗出抗生素環丙沙星(CIP)濃度超出每公升六十四納克的指標,超標約四至五十二倍,即使經處理後的新界西堆填區垃圾汁CIP濃度,每公升最高亦達一千二百五十九納克。另外,部分垃圾汁樣本的紅霉素等濃度亦超標;而氯霉素、羅紅霉素等則未超標。

學者促政府設回收計劃

鍾姍姍指,抗生素CIP應用廣泛,約在一百種註冊藥物中有使用。殘留的抗生素很可能影響海中的微生物和魚類,更進入人類食物鏈,長期或增加抗藥性風險,令抗生素變得無效。鍾又補充,關閉廿年的堆填區中亦驗出殘餘抗生素,顯示抗生素須以很長時間降解。她建議政府設立家用廢舊藥物回收計劃,並有效管理堆填區垃圾汁排放及處理。

她建議市民若要棄置抗生素,應先以瓶子裝起,再加入咖啡渣或食物殘渣,減低抗生素直接於堆填區中降解的機會,並可避免有人檢拾藥物進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