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正能量:守望南丫耆鄰

大部分探訪活動為方便溝通,多數只有本地人擔任義工,但南丫島一個社福機構就反其道而行,義工團隊有非島上居民,更有外籍人士。有來自美國的義工指,探訪擴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即使語言不通,單憑動作亦能表達意思,更能促進社區共融。

金頭髮的Maryann與其他義工顯得格格不入,驟眼看來有如遊客,但原來她已擔任義工超過一年。「我當時看到安徒生會的社區中心就主動問,有甚麼我可以參加或幫忙嗎?」曾任職護士的她,因多年前到港探訪兒子,從此愛上南丫島,更決定變賣美國所有家當,一五年開始搬到島上生活,自此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加入探訪義工行列,與居民一同到訪不同長者家庭。

外籍義工 靠肢體傳意

活動當日,由七歲到七十歲的十多位義工分成三批,各到兩至三個家庭探訪,探訪過程除了簡單交談,成年義工還需為長者量度血糖值,小義工則負責使用血壓計,確保長者們身體狀況正常。Maryann笑言,雖然不能和長者直接溝通,需靠其他義工幫忙翻譯或身體語言,「但其實一個觸碰、一個揮手、一個微笑,對方已明白。」

桂香婆為義工團隊其中一個探訪對象,子女早已移民到外國,只剩自己一個獨居在島上,「有時我經過見到佢(Maryann)都會打招呼!」每次只要知道有義工到訪,她必定會準備不同小吃,今次就預備了自家製桑寄生茶葉蛋,「我一個人食唔晒,你哋一定要食晒,再唔係打包拎走啦!」

小義工搣橙 婆婆感動

另一半離世後,桂香婆頓失依靠,經街坊介紹後聯絡到社區中心,參加了探訪計劃,「我以前好依賴我老公,佢過身後好難接受,又咩都唔識」。她憶記,曾有小學生義工前來探訪,甫坐下便不斷搣橙,她怕浪費食物而阻止小義工繼續,對方卻解釋道:「你隻手無力,我怕我走咗之後你無得食,所以搣定畀你。」令她大為感動。

當義工們準備離開,趕到下家再探訪,桂香婆趕緊問義工們喜歡吃和喝甚麼,叮囑他們一定要按時再來,屆時會準備好食物。對她而言,義工們探訪帶來的小禮物不重要,她在意的是有人到訪,與她聊聊天,閒話家常,即使需要花上數天時間準備,亦感到值得,或許這種相處正是鄰里關係的體現。

文:陳綺雯

圖:李西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