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八大委員會 權力新格局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在八月底正式啟動,這是本輪黨政機構改革中最後一個亮相的高層機構。自二○一二年十八大之後,出於集權領導的需要,中南海陸續增設以及完善了一系列高層決策協調機構,多稱「領導小組」。

四樑八柱 集中領導

經過此次機構改革,原來的「小組治國」變為了「委員會理政」。有四個小組改為委員會,包括中央財經委員會、外事工作委員會、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新組建了中央審計委員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加上十九大之前設立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形成了「四樑八柱」新體制,垂直掌控了各相關重要領域。相比於小組,委員會職能範圍更廣,權威性更高。在體制上,國安委設主席,其餘七個委員會均設主任。

但這八大委員會,並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是「龍袞九章,但摯一領」,全部由最高領導人掌舵,體現集中統一領導。不過,各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互有異同,從特殊角度體現出當前的權力分配格局。

多數委員會都設有多位副職,只有兩個單設一位副主任,那就是中央財經委員會和外事工作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前身領導小組)也是僅有的兩個原有機構,並已運行了幾十年,其餘六個委員會則都是十八大後新設。除了李克強擔任財經委、外事委副主任,其餘常委級領導人只擔任了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常務副總理韓正擔任財經委委員,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擔任外事委委員。這種高規格凸顯了財經、外交在國家全局中的地位,非一些領域相對狹窄的工作可比。

七位現任政治局常委中,在八大委員會佔比不同。除了最高領導人,另一在八大委員會都任職的只有總理李克強,擁有八個副主任(副主席)頭銜,這也符合政府首腦的職責定位。

黨管一切 比重提升

其次是分管黨務的王滬寧,佔比為八分之五,在深改、網信、法治、軍民融合四個委員會擔任副主任,在財經委擔任委員。但這種佔比並非完全與個人權力比重掛鈎,相當程度上是折射所在機構的地位。按照十八大後重新確立的「黨管」體制,「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故此作為負責黨中央日常事務的中央書記處,自然得以全面介入方方面面工作。作為國務院二把手的韓正,擁有深改委副主任、軍民融合委副主任、財經委委員三個頭銜,這三個委員會都與經濟事務密切相關,作為分管宏觀經濟的副總理,參與其中順理成章。

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兼任國安委副主席、法治委副主任兩大角色。人大是立法機關,參與法治委理所應當。同時,它還是法律意義上的中國最高權力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事務,如戰爭狀態的宣布、全國總動員、緊急狀態等,決定權都在人大。故此人大委員長兼任國安委副主席,是出於提高協調決策效率的考量。中紀委書記趙樂際兼任中央審計委副主任,這一安排目的是整合監督力。審計與紀檢同為監督手段,不少腐敗大案都是由審計移交線索而後由紀檢查處的。

七常委中唯一未在八大委員會任職的是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今年四月,中央財經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汪洋列席,只是因為那次會議主要研究扶貧開發,汪洋作為上屆政府分管扶貧的副總理,因工作銜接需要臨時參加。到了七月份財經委第二次會議,便未再露面。排名在七常委之後的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兼任外事委委員,顯示了協助最高領導人處理涉外事務的職務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