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茶療攻略

茗茶與茶療是生活態度,但也要按體質選茶,否則愈飲愈傷身!在中醫角度,茶療有防病保健功效,達「治未病」目的,但茶與藥一樣需對症下藥。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講師梁浩榮舉例解釋,寒底人飲太寒涼的茶會寒上加寒,易作嘔、作悶兼頭暈。相反,熱底人飲錯茶會增加生暗瘡、便秘或口乾等熱氣症狀。梁講師以下會列舉五種港人較常見的偏頗體質,教大家「適飲」之道。

體質一:氣鬱

常感壓力大、情緒波動及緊張,兼有頭痛肚脹的人一般屬氣鬱體質,以「打工仔」居多。梁指,這些人一般有「肝鬱」,令氣機運行受阻,需服疏肝解鬱,可通氣滯的茶來調和體質,且最好選有香味的花茶,如玫瑰、茉莉,亦可選紅茶、素馨花、青皮、陳皮或薄荷葉。

體質二:氣虛

氣虛人士易感疲乏氣喘、出汗多,且腸胃消化差,進食後易肚脹,以年紀大及體虛人士為多,亦是大病後常見體質。梁提醒,此類朋友要補氣養血,應以人參花、紅參片或炙甘草入茶。至於市面的「人參烏龍茶」是用人參粉及甘草粉製成,效力不強,最好選真正藥茶。

體質三:濕熱

濕熱與天氣或飲食習慣有關,梁說這類人易面部出油、生暗瘡,大便黏滯,一般較常見於偏肥人士,在春夏兩季容易出現濕重表現,如易睏及水腫。此類人可服清熱利濕之茶改善症狀,如涼茶舖常見的五花茶、雞骨草、夏枯草,日常則可多飲綠茶或壽眉。

體質四:痰濕

「肥人多痰濕」,此體質以肥胖人士居多,但中等身形或偏瘦者也會出現。因體內水液代謝不暢,積濕為痰,易浮腫,到下午雙腳尤肥腫。平時面油多,喜食肥甘甜黏。脾是生痰之源,因此要多服利水健脾的茶療,茶葉中熟普洱最有效,另金盞花、金蓮花、百合花或木棉花也合適。

體質五:陰虛

陰虛體質以偏瘦人為主,亦包括更年期女士及經常捱夜人士,他們陰氣受損、津液減少,致虛火內生。因平時不愛喝水,身體水分不足。常見的金盞花、百合花及杭菊花都是有滋陰功效花茶,配花旗參可加強效用。

記者 鍾君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