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舊衣自補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過往資源匱乏,一件新衣裳已經算是奢侈品,穿着時小心翼翼,就算破損了亦不輕易棄掉,拿起針線,縫縫補補又可穿上數年。時至今日,大量機器取代人手製衣,衣服在短時間內大規模量產,卻令人失去對衣物的珍惜。有團體近日在全港各區街頭設置流動「縫補站」,讓市民拿起針線,感受紡織的樂趣,同時反思「速食時裝」的問題。

「要整一件衫其實有好多步驟o架,一條線經過經緯編織成一塊布,再要……」「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社區及共學策展助理萬天琳一邊忙着「開檔」,一邊興沖沖向記者解釋紡織的過程和樂趣。她從一個大木箱中取出針、線、布料及一本教授紡織技巧的書本,整齊地放在餐廳一隅,再擺設本地創作人的紡織及手作作品,流動縫補站即布置完成。

自攜物品 專員教授方法

負責活動的團體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為本地一所非牟利藝術文化機構,主要透過舉辦各類型活動推廣本港紡織文化。萬天琳表示,縫補站讓參與者落手落腳體驗紡織的樂趣,參與者亦可攜帶需要修補的布製物品,由現場的縫補專員協助及教授縫補方法。她希望參與者能從中學會珍惜所擁有的紡織品,「我哋正身處fast fashion(速食時裝)嘅時代,好容易就接觸到製衣成品,但就忽略咗佢哋嘅製作過程其實係一門好重要嘅工藝」。

跟隨步驟 小童亦能駕馭

色彩繽紛的流動縫補站吸引不少途人駐足觀賞,除了欣賞創作人的作品,亦有人嘗試紡織,而這種平日難以接觸的活動對小朋友而言更是新奇的玩意。在場擔任縫補專員的大學生Sean表示,刺繡其實不算太困難,只要跟着步驟下針,就算小朋友亦能輕鬆駕馭。

「一件衫,你唔一定要買,可以自己織出嚟,雖然時間長啲、心機多啲,但你會更珍惜呢件衫。」萬天琳說。物資充裕的現代,買一件新衣服,遠比一針一線縫補舊衣輕易,但懂得珍惜,衣服又豈止穿三年又三年?

圖:朱偉坤/文:劉燁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