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逆流豪情能突破危機

由電影編劇、專欄作家陳詠燊執導的本地製作電影《逆流大叔》,講述幾位「大叔」面對種種中年危機,在困惑無奈中尋求突破和重新認識自己。電影反映出香港中年人士,在事業出現樽頸、生活欠缺熱情、害怕後來者趕上、擔心失敗、欠缺鬥志和創新動力之間的窘迫,並慨嘆英雄遲暮。故事開首由一場電訊公司反裁員的工潮開始,中年一族為求自保,無奈加入龍舟隊,在激浪當中,否定了對生活的熱情只屬青年人的專利。

香港求變 欠缺決心

回看現今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香港,經濟欠缺新動力,內部矛盾持續升溫又一時之間無法解決,受到鄰近地區的挑戰乃至失去原有的優勢,求變但又欠缺方向及決心,只好不斷緬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亞洲四小龍時代的榮光。經濟上依賴傳統四大支柱,就連文化產業也仍是由周潤發、黃子華這代人撐住局面,青黃不接的現象處處皆見。更甚的是,中年危機的無力感不是中年人的專利,青年人面對上流難、上樓難,無力感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香港怎麼了?從電影中能找到啟發嗎?

話說其中一個大叔想半途而廢,被青春少艾的龍舟隊女教練教訓一番:「試過先認輸,先對得住自己!」過去二十年,香港錯失了多少發展大計?有的是半途而廢或中途變了味的如數碼港,有還沒開始就已經胎死腹中的如中藥港,所謂的六大優勢產業(教育、醫療、檢測、創科、文化、環保),希望將香港一些在技術上有優勢的行業加快產業化從而形成規模,也落得雷聲大雨點小的結果。這些項目,我們有認真的嘗試過嗎?政府有實際措施配合還是只是口號願景呢?

新一屆政府投入在創科和文化產業方面雖然有點進步,但政府還未能協助綜合解決資金、土地、人才等問題。落馬洲河套區現將開始動工,準備建立港深創新科技園,如果有本地的投資者肯予以支持,願意不求即時回報,作一些長線的投資,年輕人又願意放手一搏,投身這些新興行業,筆者真的希望這次香港結合深圳雙城優勢的創科之舟,在AI和網絡科技變革中,可以像電影中主角的龍舟在轉角位一鼓作氣,實現彎道超越,逆轉劣勢,看到香港能找到屬於我們的鼓聲,重拾發展的節奏。

不達目標 誓不罷休

電影去到最後一場比賽,由於有隊員臨陣退縮,大叔們的龍舟隊差一點因比賽人數不足而要自動棄權,當中的男主角吳鎮宇就講出對白:「冇人撐我哋,我們自己撐自己。」

在香港,確實有一些行業發展如文化創意、體育產業,撇除其他客觀因素之外,得到香港人本身支持是最重要的。特別是一些還沒達到國際水平的、但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創意作品和產品,或是可以近距離欣賞的本地賽事,香港人能否培養出香港人撐香港事的精神,暫且放下追捧國際巨星,拿出一點時間和金錢來支持屬於香港人文創意和體育事業?以香港七百萬人口的市場來說,本土創意之作只要有人支持,假以時日必有所成就並能衝出香港,揚威國際。

不論對人或是一個城市,中年危機的出現不至於是必然的,社會上一些有關的渲染也都是偽命題。香港雖然擁有一批有資本的企業家,有經驗和有能力的中年勞動群,但一切還需看政府的心態。對於一些關鍵的社會問題,如土地發展和房屋,政府乃至民間應有排除萬難的決心。

電影中的高潮點在全部隊友為奮力協助男主角追求女主角,並在限時前划行龍舟到沙田大會堂搶新娘,萬眾一心齊聲叫喊着一句一句的「九點半,大會堂!」這種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豪情,試問一句:政府有決心把落後了十年的建屋目標進度追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