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爆三宗 獅子山公園登革熱源頭

本港正爆發本地感染登革熱疫情!衞生防護中心繼日前公布四宗個案後,昨晚再公布多三宗,令本地感染個案短短三天多達七宗,創下歷來紀錄新高。新增三宗本地個案是兩女一男,全部人均曾到過獅子山公園。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目前的情況是前所未見,直言疫情嚴峻,估計獅子山公園為大部分個案的感染源頭,未來一至兩周「幾乎好肯定會再有本地個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亦指,情況令人擔心。政府今日會召開跨部門防治蚊蟲臨時會議,包括食衞局、教育局及發展局的官員及十八個部門代表會參加。

衞生防護中心昨晚公布的三宗新增個案全屬登革熱一型。感染者中,居於土瓜灣的三十一歲男子近期曾到中山,第二宗個案,居於啟德德朗邨的六十一歲婦人,本月十二日不適,翌日到門診求醫,前日(15日)到廣華醫院抽血後昨日確診,她曾到過順德。第三宗個案是居於油麻地的三十九歲女子,本月十一日病發,今到廣華醫院急症室入院,沒有外遊紀錄。三宗個案中,六十一歲婦人在獅子山公園任職園藝保養工作的技工,本月十三日起放病假及例假至今。另兩人曾到獅子山公園燒烤。目前,三宗個案仍在調查,等候實驗室化驗和病毒基因序列結果。

黃加慶解釋,當中兩名患者雖曾到內地,但當地無登革熱爆發紀錄,連同此三名患者,目前已發現五名患者曾到過獅子山公園,故指獅子山公園很大機會是感染源頭。他又指,本港每年雖有過百宗登革熱個案,但大部分屬外地傳入,本地感染「一宗已算是爆發」。自一三至一七年,本地感染個案每年有三至四宗。

專家:獅子山公園應暫關閉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表示,獅子山公園不屬誘蚊產卵指數監察範圍,署方仍在收集該處蚊隻樣本化驗,並在兩日內於患者住所一帶及曾到過的地方完成五次霧化處理滅蚊,亦會於全港重點地方針對滅除可傳播疾病的成蚊。

陳肇始昨強調,不希望登革熱成為風土病,局方除召開跨部門會議外,食物環境衞生署已去信十八區區議會環境及衞生事務委員會,要求區議會與居民、私人屋苑及地盤加強合作滅蚊。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目前的個案代表已出現兩組感染源頭,患者未必在同一地點感染,要追查源頭有困難,擔心毒蚊落地生根,並指獅子山公園應暫關閉。由於白紋伊蚊繁殖後,會將病毒「垂直式」帶到下一代,建議政府採取「軍事式」方法滅蚊,即要快及徹底,阻止毒蚊繁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