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加速在華外資遷往越印

中美貿易戰開打,波及全球各大經濟體,觸發世界貿易戰,本報特別設立「貿易戰圍觀」評論版,邀請專家、學者、政經界人士深入分析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及各行各業的影響,讓讀者從不同角度及切入點,加深對貿易戰的認識。

中美貿易戰在第三季度正式打響,覆蓋金屬材料、機電設備、化工製品等行業的少數產品。如果針對二千億美元(約一萬五千六百億港元)中國商品的關稅措施在九月初實施,作為中國最重要出口加工基地的深圳必然首當其衝,進而波及香港、珠三角,乃至全國經濟,可能使中國經濟失去增長的動力與泉源。更令人擔心的是,許多在華的外資企業加速出走的步伐。

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初崛起,成為對世界經濟具有舉足輕重分量的「世界工廠」。有人因此沾沾自喜,把「厲害了,我的國」掛在嘴邊,忘記了是因為上世紀全球生產鏈大調整的結果。大量外資企業從成本高昂的發達地區或國家,搬到中國建廠,用中國廉價工人等資源做出口到海外的訂單,很多工廠因此發了大財。

大型企業撤出中國掀骨牌效應

如果這次貿易戰使美國抬高其市場門檻,令中國大陸投資環境轉差,訂單就會轉移到其他地方,工廠也可能搬遷。其實大陸的外資企業近年已悄悄撤離,不少是行業中的巨擘,其撤走可能引發骨牌效應。例如台資的寶成集團,大陸員工一度超過二十萬人,該集團近年遷往東南亞,目前越南員工總數逾十六萬人,在印尼的員工達到十二萬人。在寶成集團的帶動下,幾乎所有的大型台資鞋企都已經在越南設廠。

去年,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製鞋基地,出口金額有四百八十一億美元(約三千七百億港元),但出口已有下降的趨勢。而越南的製鞋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去年,越南擁有一千五百多家鞋廠,有一百多萬名工人,出口值居全球第二,達到一百六十四億美元(約一千二百八十七億港元),其中約三成五出口到美國。

三星等南韓巨頭轉移越南設廠

近年日本和南韓在華企業有撤走勢頭,不少公司把生產線轉移到越南。南韓企業的撤離快速且徹底,例如三星集團在中國曾有多達十五萬員工,出口總額高達六百多億美元(約四千七百億港元)。但三星近兩年在越南和印度投資建新工廠,今年四月關閉了它在深圳的最後一家工廠。隨着三星、LG等巨頭搬遷到越南,為這些大公司生產配件的大量供應商也可能陸續轉移過去。

另外,富士康等大型台企已經在美國、印度和越南投下重金,未來五年將在印度建造十二間工廠,僱傭工人可能超過百萬。全球生產鏈撤離中國大陸已經成為正在發生的事實,轉移的不僅有製鞋、服裝等低技術勞動密集型行業,也有三星、LG、東芝、索尼(Sony)等高技術、資金密集型企業。大陸最具競爭力的台資電子代工業,會否因這次大陸和美國的貿易戰,而步南韓、日本企業的後塵,令人憂慮。

貿易環境不穩恐致工人失業

這次中美貿易戰,客觀上惡化了中國的營商環境,加重了全球企業界對華未來的疑慮。專為歐、美、日等品牌代工的在華外資企業,如果沒有目標市場的關稅優惠,很大機會失去歐美日的訂單。為了企業生存和繼續獲得訂單,轉移到有關稅優惠的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可能是他們的重要選擇。

過去十年,越南已經從中國挖走至少一千五百億美元(約一萬一千億港元)的生產訂單和生產線。如果未來中國的貿易環境不穩定,越南、印度、印尼等國家合力再從中國挖走訂單和生產線並非危言聳聽。大量工人將失業,國人的好日子可能會到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