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另添一個2025工程

筆者月前剛到日本一行,團中的領隊是香港人,曾經在東京長期工作,我問他因何留在當地發展,答案是:「因為年輕時狂迷日劇明星木村拓哉。」

這就叫軟實力,一個地區要真正崛起,不能缺少明星。中國想在台灣、南韓、日本甚至其他地區拓展影響力,單靠堅船利炮、廉價手機以至電子支付系統是不夠的,還得好好製造出中國品牌的明星。

香港的已故巨星張國榮曾風靡日、韓,哥哥在日本的演唱會一開十場,據說歷來累積的總場數至今還未有外國明星能打破。他不懂日文,更不會為討好當地樂迷而唱日文歌,反倒要求日本粉絲要學中文歌跟他作全場合唱,結果不少粉絲入場前一晚通宵苦學,讓哥哥感動不已。中共立國前力主抗日,而哥哥有一套電影是飾演共產黨人,他卻可以號召全場日本粉絲一起高呼「紅軍」,據說聲音響處,還有粉絲舉起五星旗在揮舞。雖然今天不少香港人崇日,但恐怕還不容易有哪一位日本歌星能讓香港樂迷如此瘋狂。

我經常在想,如果今日張國榮仍然在生,甚至進一步想,如果中國能製造出三數個像哥哥般有國際影響力的巨星,中國與日、韓以至台灣之間,會否能多一點潤滑劑,大家可以更易溝通?

可惜,儘管內地的娛樂界坐擁金山銀海,但偏偏製造不出國際巨星,就連張國榮也不是內地「出品」。中國是時候要研究如何打造明星,這個重要性可能不亞於「中國製造2025」。巨星骨子裏往往要有睥睨天下的傲氣,內地娛樂界卻管束太嚴,甚至未必容得下太有個性的藝人,這是一個死結,該如何拆解,就得考驗在上位者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