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曲獲得國際評級有助提升其教學水平。
香港粵劇學者協會前年起,與曾開辦多項音樂考試的倫敦音樂學院接洽,商議為粵曲演唱推行系統性考級試。有過百年歷史的倫敦音樂學院(簡稱LCM),現時在全球有超過五十個考試中心,以往的考試項目都集中於西方音樂,例如鋼琴、弦樂等等,即使設有唱歌項目,都只會局限於流行音樂或古典樂,今次是首次加入中國音樂項目。
系統評核 將獲國際資歷認證

粵曲十分優美,但業者認為行業發展缺乏系統性支援。

阮兆輝冀透過考級試提高粵曲界整體教學水平。

粵曲考級試考核內容
現時市民考取各類音樂樂器國際公開評級試,在取得評級後,就會作為個人一種資歷,在教務或職場增加競爭力,預期粵曲級試亦會有相若的應用。
分八級制 考演唱聽辨等能力
據了解,粵曲考級試每年將設冬季及夏季兩個試期,級數分為一至八級,沒有年齡限制。考試分為演唱、對話、視唱,及聽辨口試四部分,分別測試考生的演唱技巧、戲曲感及樂理知識等。粵曲考試推出的最初期,只在香港設有考場,協會已邀請多名粵劇界資深人士擔任首屆考試的考官。
阮兆輝:助規管業界教學質素
阮兆輝表示,粵曲考級試已醞釀十多年,他最初反對此計劃,認為中國藝術不像西方藝術有清晰界線,但後來認同粵曲的基礎知識可以分級,又指現時難以規管業界教學質素,「喺香港掛個招牌就教得(粵曲),點知邊個教成點?」他認為設立考級試能夠將基礎粵曲學習歸納回正軌,同時提升業界教學水平。阮強調,粵曲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即使考至第八級亦只是完成基礎入門程度。
阮慨嘆,不少香港人不認識粵曲,甚至認為比西方音樂落後,期望考級試可進一步推廣粵曲,令家長和學生感到學習粵曲獲得承認。提到與倫敦音樂學院的合作,阮認為雖然對方不熟悉中國音樂,但已找來粵劇界最有資歷人士擔任考官,又指如日後能在香港以外地區開設考試,為粵曲建立國際地位是好事。他預料為粵曲設立考級試定會惹來批評,但相信一眾考官的資歷足以令人信服。
記者陳沅彤、朱先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