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紋伊蚊肆虐九區警戒級

夏季多雨更多蚊,食物環境衞生署的監察指,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白紋伊蚊漸趨活躍,上月全港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激增,由四月份的百分之一急升至上月的百分之十點二,將軍澳北、九龍灣、上水等九個地區的蚊患指數更直逼或超出警戒水平。食環署已呼籲在警戒水平地區內的機構張貼警示通告,提醒住戶和員工採取防蚊措施。截至本月十七日,食環署防治蟲鼠視察小組就蚊子孳生事宜提出六十四宗檢控,全部涉及建築地盤。

區內逾五分一地方孳生蚊子

五月份全港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為百分之十點二,屬四級蚊患嚴重程度中的第二級,反映白紋伊蚊孳生情況普遍。食環署在全港五十二個地區監察這種蚊,發現將軍澳北、九龍灣、上水、粉嶺、黃大仙中、深水灣及淺水灣、將軍澳南、樂富西、藍田九個地區的上月誘蚊產卵器指數達到或高於百分之二十的警戒水平,代表區內超過五分之一的地方都有白紋伊蚊孳生情況。

超標地區中,將軍澳北蚊患指數最高,直逼百分之三十二點八,主要以寶琳北路及寶康路附近、翠琳路附近及運隆路附近蚊患情況較嚴重;其次是九龍灣達百分之二十九點八,以彩榮路附近、牛頭角道與安德道附近較為多蚊;至於各主要口岸的每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亦由四月份的百分之○點一上升至五月份的百分之二。

錄37宗登革熱 均外地傳入

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監察,截至上周四(21日),共錄得三十七宗登革熱個案,全部為外地傳入,包括泰國十六宗、菲律賓八宗和柬埔寨四宗。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如從受影響地區回港,應在兩至三周內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減低感染登革熱及寨卡病毒等蚊傳疾病的風險。由於白紋伊蚊可以傳播登革熱及寨卡病毒,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均應時刻保持環境衞生和採取防蚊措施,例如清理積水和避免在叢林逗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