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新技術早期肺癌無所遁形

為何肺癌難以早期發現,成為「隱形殺手」?除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亦因病變腫瘤細微,難以抽取組織化驗而延誤確診。醫學界近年開始使用微創的「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深入肺部抽檢組織,惟仍有四至六毫米定位誤差。中文大學醫學院開創亞太區首宗將現有「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再結合「混合手術室」的技術,將診斷誤差降至少於一毫米,令早期肺癌診斷率提升多兩成。

中大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劉穎虹昨表示,早期肺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本港每年錄得超過四千宗新症,不少個案確診時已屆晚期。醫學界過去十年開始使用「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去抽取難以察覺的微細病變組織,利用導航系統及病人肺部支氣管結構的三維圖像準確定位出病變位置。不過,該技術仍有數毫米「走錯位」的誤差,即若病變組織太小,便無法順利定位。

診斷率提升至83%

設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混合手術室」有不少先進設備,其中配備「C型機械臂影像裝置」可提供實時三百六十度斷層掃描影像,為減少肺癌診斷誤差,中大將「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使用,令支氣管鏡的導航路線更準確,連直徑小至二至三毫米的病變組織都能發現,令「隱形殺手」無所遁形。

劉穎虹說,新技術令肺癌診斷率高達八成三,較單用「電磁導航支氣管鏡」高出一成五至兩成。

定位切腫瘤 教師檢命

中大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副教授吳士衡補充,中大二○一五年至今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利用新技術進行了五十三宗手術,至今未有死亡或併發症個案。在新技術輔助下,進行微創的單孔肺部切除手術時,手術成功率達到百分之一百,可及早避免病情惡化或腫瘤擴散。

五十七歲教師區先生從無吸煙習慣,他去年感到左胸有輕微痛楚,到私家醫院照電腦掃描發現肺部有三處陰影,醫院指組織細微難做切除,叫他先觀察跟進。他不放心再向另一私院求醫,對方卻指他有末期肺癌,更懷疑已擴散,將他轉介威爾斯親王醫院。結果幸好只是早期肺癌,並成功用新技術定位出腫瘤位置,分數次接受肺部切除手術,住院四日已出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