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站設工作坊 回收玻璃樽變藝術品

【記者陳錦燕報道】香港每年產生約十萬公噸廢玻璃樽,惟玻璃不能被分解,會對堆填區造成壓力,有環保回收站開設工作坊,教導巿民將棄用的玻璃樽製成藝術品、花瓶或新盛載器皿,環保再用。數名市民早前帶同家中已洗乾淨的寬口玻璃樽參加「綠在東區」舉辦的玻璃樽蝕刻工作坊,不消一小時,就親手做出蝕刻玻璃樽擺設,並為堆填區「減壓」出一分力。

工作坊導師示範先將玫瑰圖樣的紙張貼在玻璃樽內,圖案向外;再用竹籤黏上蝕刻漿,按照圖樣刻畫,靜待廿分鐘後,用清水將蝕刻漿洗掉,一個精美蝕刻玻璃樽就呈現眼前。

倡轉廢為寶 減堆填壓力

帶同十歲女兒一同參與工作坊的刁太表示,平時會將可回收的物品交到「綠在東區」,日常會教導女兒分類回收,如將報紙分開處理,及將用過的玻璃器皿洗淨後作花瓶或新盛載器皿,循環再用。她認為市民的環保意識已逐漸提高,她自己做得幾多得幾多。

「綠在東區」由保良局營辦,過去三年舉辦了五至六十場環保工作坊,教導市民利用舊玻璃樽,自製成精美的環保玻璃藝術品。環境教育主任陳誦恩表示,環保工作坊包括玻璃切割、環保玻璃迷你盆景及膠樽雨傘套等,鼓勵市民轉廢為寶。初期並沒有人參與,但隨着近年政府加強宣傳,市民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現時市民的參與度甚高,某些熱門工作坊早已爆滿。

陳誦恩又表示,「綠在東區」亦會協助收集區內的玻璃樽,並送到指定的回收商,將玻璃樽重用或循環再造成環保地磚或其他合適的建築物料。

推獎勵計劃 印花換禮品

為鼓勵更多人參與環保回收,「綠在東區」同時推出「會員獎勵計劃」,居民參與回收工作後會有印花獎勵,儲夠一定數目的印花可換購精選禮品,如環保酵素及絲瓜刷等,現時有逾三千名會員。她希望未來能推出更多有趣的計劃,吸引更多人加入「環保回收大隊」,未來動向會在「綠在東區」Facebook上公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