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爭力 港失守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昨日發表二○一八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過去兩年均居首位的香港跌落第二,被去年排第四、今年連升三位的美國取代。而綜觀四項因素評分,香港在「基礎設施」排名倒退三位,由第二十位急降至第廿三位。有學者指香港在基礎建設的投放速度不及其他地區快;建造業界則指香港填海工程遲遲未能展開,建屋速度亦停滯不前,令評分下跌。

全球競爭力報告排名,首五位依次為美國、香港、新加坡、荷蘭和瑞士。內地則升五位排第十三,並首度超越台灣;台灣則下跌三位排第十七。IMD全球競爭力中心指中國不論在實質、無形基礎建設投資,以及法規制度均有改善,整體排名因此上升。

報告按經濟表現、政府效率、營商效率及基礎建設等四項因素評分。香港在政府效率和營商效率均排第一;經濟表現亦上升兩位排第九;惟基礎設施則下跌至第廿三位。今次調查居首位的美國,不論經濟表現或基礎建設均排第一。

學者料大橋高鐵啟用 評分回升

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何濼生分析,香港的「基礎建設」評分下跌,主要是因為其他國家在基礎建設方面的投放速度較快,香港相對較慢,例如興建機場三跑道及其他道路建設要數年後才落成,令香港暫時處弱勢。他估計隨着港珠澳大橋年底開通及高鐵啟用,香港的評分會回升,因有關評分是由受訪者按使用方便程度評分,未投入服務的建設不會計算在內。

何又估計香港另一失分因素是道路安全不足,經常發生車禍,建設智慧城巿(Smart City)暫亦未見成效,提高交通及行人安全的系數均不及其他城巿。

建造業界促議員理性處理問題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則指,香港的基礎建設排名下跌是意料中事,香港投放基建的支出只有三千億元,佔國民生產總值GDP僅百分之四點三,較韓國及新加坡少,但卻要養活五十萬名建築工人,並不合理。此外,香港填海工程遲遲未能展開,建屋速度亦因土地問題而停滯不前,影響基礎建設的速度。他敦促立法會議員實事求是理性處理基建問題,勿因政治立場拖慢基建,影響建築工人的生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香港失落最具競爭力的首位,原因是經濟表現不如美國,「美國推行減稅,加上股市不俗,令結果較好。」又承認本港在基礎設施及交通基建方面,以及本港創新科技研究較「蝕底」,但政府在過去兩年大力投入資源,努力改善創科,相信香港仍具一定競爭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