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藥到病除:通便藥分多種 注意不同副作用
便秘是都市人常見問題,大部分屬暫時性,若情況嚴重,可購買通便藥處理。其中一類通便藥為纖維粉,它是由植物或人工合成而不會被腸胃吸收的纖維質,藉着吸收水分來增加糞便體積,從而刺激腸臟蠕動。纖維粉一般在服用兩至三天後始會見效,但要注意服藥期間需飲用足夠水分,否則可能造成腸道阻塞,而由於糞便體積增加,患者容易感到腹脹。常用藥物有:Psyllium、Sterculia,適合少吃蔬菜人士。
至於滲透類瀉藥如乳果糖,則會藉着在結腸中被細菌分解成乳酸及醋酸,它使水及電解質保留在腸腔內,產生高滲透效果,增加結腸內容量,刺激結腸蠕動,改善便秘的情況。服用乳果糖後,腸內容易有氣體產生引致胃腸氣脹。聚乙二醇 (Macrogols)亦屬於滲透類瀉藥,由於分子量高,所以不會被身體吸收,其作用與乳果糖相似,但是不會被腸中微生物所分解,因而沒有氣體產生。
甘油條不宜長期使用
另一類是刺激腸蠕動藥物如比沙可啶(Bisacodyl)和番瀉葉(Senna)等,適合大便軟身但缺乏便意患者。除非醫生指示,否則不應長期服用。
此外,市面上有些中成藥或保健產品含有番瀉葉成分,市民若要長期服用最好先請教醫生,而甘油條雖具强力吸水特性,功效快,但不適合長期使用。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