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清拆戶上樓 勢拖慢公屋輪候

為減低收地的阻力,加快興建房屋,發展局昨公布五項新措施,放寬政府清拆行動的特惠補償及安置安排,包括為受影響住戶提供免審查入住房屋協會的專用安置屋邨及加大特惠津貼額。當局估計古洞北/粉嶺北約有四分一、即約三百戶會因此獲得上樓資格;至於專用安置邨落成前,受影響住戶可獲安置到房協及房屋委員會的空置公屋單位居住。有團體及立法會議員擔心隨便動用空置公屋,會進一步延長輪候冊的等候時間,對現正申請公屋的人士雪上加霜。

新發展區涉8000戶 開支5.5億

政府發展新區時,往往遭居民強烈反對,當局指未來十五至二十年的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新界北等,涉及共八千戶,新措施下安置賠償涉及開支將由三億一千萬元加至五億五千萬元。

發展局將推出五招以加快收地,包括將「項目為本」變為「統一安排」,劃一安置及特惠補償安排。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推出新措施是希望拆牆鬆綁,加快清拆程序。

現時上樓安排需要經過房委會入息及資產審查,新措施下,當局引入免經濟狀況審查的安置安排,讓受影響住戶安置到房協發展的專用屋邨,但住戶需在凍結登記前連續居於受影響單位最少七年。

設專用屋邨 過渡期用空置單位

房協首兩個的專用屋邨位於粉嶺百和路及洪水橋新發展區,預計最早於二三至二四年度落成,當局指期間會有過渡安排,利用房協或房委會的空置單位安置住戶。

至於未居滿七年或不選擇上樓安置的居民,如住滿兩年,亦可獲得特惠津貼。以居於十平方米或以上面積的構築物住戶為例,特惠津貼額由最低四萬八千三百八十四元加至六萬零四百八十元;最高津貼額由六十萬倍增至一百二十萬九千六百元。搬遷津貼亦加碼,由現時一人家庭五千多元,六人以上家庭約二萬元,提升至一人家庭九千多元及六人以上家庭的二萬八千多元,並放寬至所有清拆前的登記住戶。

寮屋經營者 領津貼門檻亦降低

至於棕地或寮屋的業務經營者,領取津貼的門檻亦由運作滿十年縮減至七年。當局會在七月向財委會申請撥款,如獲通過,會追溯至公布日期。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招國偉反對利用房委會的空置單位安置受收地影響的居民,認為會延長輪候冊人士的等候時間,「明白政府想加快收地速度,但不應犧牲現有機制的公平性!」立法會議員郭偉強亦認為「唔好隨便郁啲就用空置單位!」

至於受清拆影響的村民則對新措施反應兩極。橫洲永寧村村長陳愛金表明不接受新措施,不滿當局限制住戶須於凍結登記前在登記構築物連續居滿七年;但另一永寧村村民朱小姐則支持新措施,認為政府引入免資產審查是一件好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