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夏天來了,大人小孩均應小心蚊叮。有兒科專科醫生表示,踏入夏季後,每個星期都有病人因蚊叮產生過敏反應而求診,由於小童較成人容易出現過敏現象,若抓破皮膚,或會出現繼發性感染,可能會發燒及嘔吐,呼籲做好家居驅蚊及叮後護理。
兒科專科醫生李卓漢表示,人類被叮咬後,會對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出現「蚊瘌」,通常兩天內會消散,但有人會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如傷口含膿或變色,便要盡快求醫。不過,隨着被蚊叮的次數增加,便愈易過敏,因此,兒童一般比成人容易出現過敏反應,李指:「十個被蚊叮的兒童中就有一至兩個會出現輕至中度的過敏反應,例如紅腫及瘀傷。」
一歲多的Aden是李最近接觸的個案,他在家午睡後左耳異常紅腫,塗止痕蚊膏後不見好轉,翌日求診,李估計是蚊叮引致的過敏徵狀。Aden使用抗敏感藥及消炎藥膏後,紅腫情況在五至七日後退散。Aden母親表示,平日選購驅蚊劑是人云亦云,並不清楚多少濃度才有效。李則談到市面傳統防蚊劑、植物成分為主的驅蚊劑及近幾年市場上一種原理為干擾蚊蟲偵測人體氣味的新成分防蚊劑,指家居防蚊工作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