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塑家反傳統 化朽木為藝術品

【記者黃金棋報道】成語有云:「朽木不可雕」,每當樹木被蟲蛀或出現老化後,往往會被移除及丟棄。木雕藝術家凌展騰(Parry)就一反傳統,取用公園和路邊,因颱風或其他問題而倒塌的樹木製作雕塑,延續其生命,並希望樹木能以另一個形態再與人互動。Parry認為樹木盛載着多年歷史,見證着香港歷年來的轉變,故抱着「用本土木頭做本土雕塑」的心態創作。他去年起更與港府合作,利用老化而被移除的台灣相思,製作家具及雕塑等,減輕堆填區負擔。

現時於香港浸會大學擔任雕塑及版畫指導員的Parry,從大學時期開始創作木雕,至今已接近十四年。他笑言選用木頭作為雕塑材料,是因為「可以喺街邊執,唔使錢」。木雕對他而言則是十分奇妙:「樹木原本係一個生命,落到手就任你雕琢」,故他十分珍惜木材,並指會在木頭原本形態及想雕得的形狀中取得平衡。

接觸木頭多年,隨手拈來一根木材,Parry都能娓娓道出其特性:洋紫荊樹液較多,進行雕琢前要風乾較長時間;樟木木質軟,打磨及雕琢亦較易。在眾多作品中,他最難忘的是以黃槿樹雕出貓草根部在水中漂浮形態,因要雕出不少穿透位置,但黃槿樹較柔軟,故難度甚高,最後他用了個半月雕出成品。亦曾有朋友送來受保護的土沉香,幸有樹藝師朋友認出,Parry遂將土沉香送歸朋友,並坦言「用嚟雕,過唔到自己良心」。

老化台灣相思製家具

Parry指政府自二○一六年起更替老化的台灣相思,為他提供了木材穩定來源。Parry感慨指該些台灣相思樹齡已達四十至五十年,「係記錄咗香港嘅變化,好似一件文物咁!」他亦希望可藉此為回收樹木而出一分力,減輕堆填區負擔。Parry覺得這些樹木是我們「一齊生活嘅屋企人」,他希望市民可參與植樹,或簡單多留意身邊樹木上的名牌;政府亦要加強宣傳保護樹木訊息,讓人和樹可達共存關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