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證據是產生良好社會輿論的基礎

現在內地的師生關係,被兩個著名學者的師德事件推向高潮,給人的感覺是,一場以個別著名學者為節點的大學師德運動、進而推向社會的道德運動已經開始。有人說,這是中國的「#Me Too」運動。中國的文化傳統與美國的文化傳統不同,現實運行機制不同,目標指向不同,說是一種在權力嚴格管制下的後真相取代事實真相的道德運動更為貼近事實。

依法治校以德治校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校方對此迅速作出反應,表示要嚴查。《人民日報》輿論跟進,還校園一個明朗的天空,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所有的學生家長都放心。輿論做得滿滿的,民間輿論與官方輿論互動,大學生權利與學校權力互動,網上輿論與現實輿論互動,展示了良好的輿論生態和權力運作生態。

輿論依然是輿論,道德運動依然是道德運動,指向性明顯,可關鍵性的證據依然沒有,關鍵人物呈現的是關鍵輿論,卻沒有呈現關鍵證據。即使有關鍵證據也是模糊證據,真實可靠的證據在哪裏,需要更多的人出場,拿出直接的證據。如果拿不出進一步的關鍵證據,高歌猛進的大學師德運動還能走多遠,就得畫個問號。

證據是社會輿論的前提和歸宿點,是大學師德運動的前提和歸宿點。社會輿論、大學師德的運動應該是導向證據的運動。沒有證據的社會輿論、大學師德的運動恐怕會引火燒身,因為誰都不是道德聖人,每一個人都有自身不可克服的惡性。

人們都在氣頭上,也都在迫切需要找到發洩口上,這個時候講證據會火上澆油。大學本就不是平靜的大學。社會上的就業壓力,女學生的就業歧視,社會的分配不公,都以各種方式在大學呈現。大學的師生關係本就存在諸多問題,把學生當成廉價工人的有之,把學生當成廉價傭人的有之,和學生關係不正常的有之。社會人間百態,大學人間千態。大學不是人間天堂,不再是天之驕子落歸的地方,但大學也不是人間地獄。一個以追求學問為己任的大學,失去了本來天真率直的模樣。

沒有證據,儘管風傳,卻不是空穴來風。大學生的觀念已經發生質的變化,權利意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斷提升,尊嚴感訴求愈來愈強烈,通過大學生的道德作用必然對大學師生關係產生良好的推動促進作用。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具體到大學中來,就是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結合。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會讓大學跛腳走路,東倒西歪,還會讓大學在社會的裹挾中走向迷失自我的方向。

大學師德整肅,一個方面提升大學高於社會的師德水平和層次,另一方面,要加強法治及其觀念的建設,要拿證據說話,沒有證據,通過道德把人搞黑搞臭,顯然不符合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理念和操作規範。無罪推定的法治理念是對所有人都平等的法治理念,在大學對老師道德嚴要求,在法治上卻要貫穿所有人都平等的理念。

講道德不如講規則

如果這場由個別著名學者引發的大學師德運動,再加上有利的直接證據,這場運動將會有一個完美的、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結局,否則這場運動來於道德,歸於道德,終結於道德。如果說有效果,那就是對大學老師起到了一個威懾的作用。威懾只在短時期起作用,威懾在長時期具有效能遞減性。

只要人性在,人性的缺陷就一直存在。與其講道德,不如講規則。規則才會大面積產生道德,人們對於規則的良好預期要遠遠大於對道德的良好預期。規則是確定的,道德卻是不確定的,人們願意追求確定性的規則,而不願意追求不確定性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