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做慣奴才難自棄 不懂作主怎當家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香港回歸二十年來,港府管治無能,政事日非,各種亂象無日無之,令人深感今不如昔。有位京官曾慨嘆,香港公務員「只懂執行命令,不懂當家作主」,這絕非無的放矢,只要看看港府連派錢也派得一塌糊塗,便知道這班官僚是如何無能。

這些年來,港府財政盈餘遠超預期,庫房嚴重水浸,社會上要求還富於民的呼聲一浪高於一浪。對此,港府雖然不情不願,卻也不敢一毛不拔,新一份預算案確實花了不少錢派糖,詎料顧此失彼,引來劣評如潮,即使不斷「補漏拾遺」,依然掛一漏萬,怨聲載道。

施政混亂 朝令夕改

見微知著,這只是港府施政烏龍百出的冰山一角。鄧小平曾信心滿滿地指出:「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也能做到,而且比英國人做得更好。」如今看來,鄧公實在高估了港產官僚的智慧和能力。

當年港英政府強政勵治,有條不紊,說做就做,從不會拖泥帶水,更不可能出現派錢招罵的鬧劇;反觀當今特區政府施政顛三倒四,朝令夕改,推出一項,跪低一項,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最典型的例子是,過去香港基建向以高速度、高效率著稱,成為內地城市爭相學習的榜樣;而今天香港速度卻成為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的代名詞,沒有一項基建不延誤和超支,尤其港珠澳大橋和高鐵工程更是嚴重拖了內地後腿。曾被譽為「世界一流」的公務員隊伍,為何回歸前後判若霄壤?顯而易見,不懂「當家作主」正是主要原因。

回歸前殖民政府掌控所有政策的制訂,本地公務員僅負責執行,即使是陳方安生及曾蔭權這些由英國人一手培植的高級餘孽,也只懂得唯唯諾諾而已。回歸後實行港人治港,由他們負責制訂政策,推行政策,頓時手足無措,方寸大亂。何況部分港英餘孽「身在漢營心在曹」,或陽奉陰違,或明抗暗阻,港府施政不亂才怪。

都說當年英國人以過客心態管治香港,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規劃,其實特區政府才是真正的過客,一眾官僚得過且過,胡混度日,不僅無心無肺,而且沒有靈魂。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以前港督官邸稱為「港督府」,名正言順,相安無事;但回歸後不是正名為「特首府」,反而改稱「禮賓府」,顯得陰陽怪氣。顧名思義,禮賓府是用來招待賓客的,堂堂特首不是將自己視為主人,而是以賓客自居,簡直荒謬絕倫,莫非真的是「做慣奴才難自棄」?港人治港從何說起?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禮賓府喧賓奪主,特首變客人,難怪回歸後紛紛擾擾,怪事連連。可以說,今天的香港幾乎沒有一個範疇令人滿意,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貧富懸殊不斷加劇,房屋問題日益惡化,安老政策天殘地缺,教育亂象層出不窮,醫療改革荒腔走板,可謂生老病死樣樣皆難;加上政治爭拗沒完沒了,港獨病毒持續蔓延,更是將香港一步步推入深淵。而所有這一切,既是港府管治無能引起,也是官僚不懂當家作主所致。

畏首畏尾 投鼠忌器

毛澤東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一個地方的興盛和衰落,雖然離不開各種客觀因素,但主要還是取決於人的因素。香港管治問題說到底就是人事問題,中央屢屢用人不當,所託非人,始終擺脫不了「一蟹不如一蟹」的怪圈,成為所有亂象的根源。尤其不堪的是,面對外部勢力無孔不入,洋奴漢奸氣燄囂張,中央畏首畏尾,投鼠忌器,一味空談全面管治權,從來沒有負起本身的責任。試想想,若連中央也不能端正主人家態度,寄望港府官僚當家作主,豈非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