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香港的黑暗對峙

香港正處黑暗對峙期,引用《黑暗對峙》這齣講述二戰時期英國政壇角力電影之名,是因為香港政商界當下的爾虞我詐、利益輸送,已成了無王管的黑暗操作,禍延全港。

本港當前最重要的對峙是守法與違法的拉鋸,近日律政司司長決定不檢控黎智英與幾名現任及前任立法會議員一案,變相令政治酬庸與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政界人士只要掛個政治捐款的名,金錢利益、私袋不報,都不是問題。

「雙學三子」衝擊政總前地一案亦是一例,經原審、上訴及終院的裁決後,三人維持原判。弔詭的是,終院雖然認同「罪犯以行使憲法權利為請求輕判的理由不甚可取」,並落下判刑指引,以後有非法集結的罪行涉及暴力,即使只屬相對低程度的暴力,法庭都可能判處即時監禁,但是終院仍然接納收緊判刑指引不應追溯的原則。結果是,不少輿論已在揣測佔中以來多少案件都會因為新指引而不具追溯力,未來是否有更多人違法、犯法而獲輕判,甚至暴力亦得以逃逸?守法與違法間的對峙,令香港亂而失序。

本港還有一個行政與立法間的黑暗對峙,應屆政府上任後打出和解口號,圖拉攏反對派議員,營造祥和共商港事的氣氛,但在一地兩檢安排及立法、補選提名期、部分參選人被裁定資格不符事件中,行政、立法對峙之勢已愈來愈明顯,好笑的是,一廂情願的行政當局還在高唱和解之音,到最後會否犧牲公眾利益去求和?港人不得不驚。

在《黑暗對峙》中,英國首相邱吉爾雖有堅毅的主戰精神、高超的政治技巧,關鍵時刻還要走進地下鐵,與市井小民傾談以得民意。但香港的行政高官卻懶理民意,司法高官更自戕法治,如此團隊,香港怎會有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