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中風血管鈣化通波仔恐爆併發症

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並非長者「專利」。都市人不良飲食習慣愈發普遍,加上缺乏運動,近年要做「通波仔」的病人平均為六十歲,比以前的患者年輕近十年。「通波仔」是微創手術,不少市民對「通波仔」感恐懼,擔心「拮穿」動脈或大量出血。究竟手術風險有幾高?醫管局心臟科中央委員會主席李耿淵為大家解答。

並非只有心臟病發、心肌梗塞等緊急病人要「通波仔」,李耿淵表示,冠心病人如出現不穩定的心絞痛,需要做手術減低將來演變為心肌梗塞的風險。隨着患者年輕化,本港公立醫院○六年約進行五千宗「通波仔」,一六年已升至六千五百宗,十年間增幅兩成三。

每一千人有一兩人出事

「通波仔」病人需要局部麻醉,醫生將導管經病人股溝或手腕動脈引導至心臟血管狹窄的位置,再放入擴張氣囊及支架撐鬆血管,令血管暢通。「通波仔」並非高風險手術,本港的手術成功率達百分之九十五。雖是微創,但手術也有一定風險,其中一項嚴重併發症是刺穿血管。

李耿淵說,曾中風、血管鈣化病人,「通波仔」時出現上述併發症風險較高,手術中途因刺穿血管要緊急做搭橋手術修補的機率也較高,約一千人當中有一至兩人出事。此外,中風病人在手術中途再中風的機率也較常人高兩至三倍;心臟衰竭病人在手術時心臟出事的機率亦較其他病人高十倍,屬預知風險。

鬆弛血管方便導管通過

一系列「術前工夫」有助減低併發症發生,讓本身因各種原因不宜「通波仔」的病人順利做手術。以血管鈣化病人為例,醫生可術前預先為病人血管旋磨,令血管鬆弛,導管較易通過,減低刺穿血管機率。心臟衰竭病人可在術前獲處方強心藥;有需要者可用人工心肺機代替器官功能,為病人順利度過手術。

每項醫療程序都有不同風險,本版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周六推出一連五集「術是術非」系列,解構各專科治療程序的注意事項,加深市民的認識。

記者鍾君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