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將分階段實施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計劃,港島及新界區玻璃回收將由碧瑤廢物處理及回收有限公司等承辦商處理,九龍區明年亦將有承辦商接手。民間團體「玻璃再生璀璨」由二○一○年開始自發回收玻璃,至今合共回收約六千九百公噸玻璃樽,團體昨日完成歷史性回收任務,明年將交由承辦商接手處理。團體批評七年來港府監管及宣傳不足,沒有措施推動商戶在玻璃中減少棄置廢物,導致回收困難及增加棄置率,期望未來由承辦商統籌回收玻璃樽後,當局多做教育,不要將回收玻璃樽淪為收集垃圾。
「玻璃再生璀璨」項目統籌黎梅貞昨日指出,經回收的酒瓶玻璃會運送到工廠,抽取玻璃中的玻璃沙製造環保地磚。由二○一○年至今年六月從全港回收約二千多萬個玻璃樽,相等於七百萬塊地磚,成效顯著。她認為「玻璃再生璀璨」是「白老鼠」,由零酒吧參與,到現在有二、三百間酒吧及餐廳參與回收,承辦商接手會更得心應手。
「玻璃再生璀璨」兼職成員庭鋒指,自己喜愛關注環保回收工作,即使打風落雨都堅持回收,但過程中察覺商戶無做好玻璃清潔,混雜廚餘、嘔吐物及糞便,導致玻璃含有太多雜質而不能回收,他形容「情況比西方國家還落後」,深感失望。他續指,港府的宣傳性不足,且沒有資源配合,使「回收桶當垃圾桶處理」,令玻璃最終落入堆填區,增加清潔工人的工作量。他建議坊間應提供回收體驗計劃,讓市民理解到社會資源得來不易,並反思自己平時的東西是否需要,提高環保意識。
黎梅貞指,未來會為承辦商擔當顧問角色,提供玻璃回收措施意見,但坦言擔心承辦商「見大做大」,只回收大商戶玻璃,卻忽略小商戶的玻璃而最終棄置,與有心回收玻璃團體的理念背道而馳,並認為「零碎的玻璃都有回收意義」。她建議,承辦商應推出玻璃「按樽制」,「讓玻璃回收的錢袋番入市民身上」,從而提高回收誘因以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