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擴大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資助範圍,納入紅色小巴、邨巴、員工巴士及街渡四種公共交通工具,但營辦商必須安裝八達通機、提交路線資料及由獨立核數師撰寫審計報告。
公共交通補貼計劃原本只包括港鐵、專營巴士、綠色小巴、渡輪及電車,市民每月乘搭該些公交開支達四百元,其後金額可獲兩成半補貼,上限三百元。運輸及房屋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指為回應社會訴求,當局決定擴展資助範圍至紅色小巴、邨巴、員工巴士和街渡。
參加的紅色小巴、邨巴、員工巴士和街渡須安裝八達通機,並與運輸署申請及簽約,提交路線資料,當中紅色小巴和街渡需提交路線起訖點。此外,營辦商亦須遵守特定營運要求,包括在車輛及船隻當眼處展示計劃標誌以識別,準時上傳八達通交易數據,定期匯報每日客量、按時提交由獨立核數師撰寫審計報告,以及向運輸署登記被更換或損壞的八達通機資料等。
運輸署會定期進行運輸調查,查核營辦商日常報表及八達通公司紀錄,若有涉及騙取津貼個案,會轉介警方跟進;而營辦商若不遵守營辦要求,當局會發信警告,甚至暫時或永久將該營辦商剔出計劃。
針對有人擔心計劃會被水貨客利用,當局認為不應為摒除極少數人而為計劃添加限制,令計劃複雜化,增加不必要行政開支,亦為市民帶來不便。當局會盡快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最快二○一九年首季推出,惠及二百二十萬人,每年補貼約廿三億元公帑,涉及一億三千八百多萬元開支。
雖然計劃涵蓋街渡,但有街渡的營辦商稱未必會參與計劃。經營西貢碼頭至橋咀街渡航線的陳小姐指現時來回的船費七十元,多年來均無安裝八達通卡,認為補助是直接「落市民袋」,對她沒有吸引力,「(裝機)多重工夫,又麻煩。」另一位經營西貢碼頭至三星洲、橋咀、鹽田仔、滘西及糧船灣街渡路線的吳先生亦稱,現時多數做包船生意,來往糧船灣收費一千元,不會特別因此安裝八達通機。
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認為紅色小巴獲納入補貼計劃是好事,指現時全港約有一千輛紅色小巴。另外約三百輛紅色小巴則屬於「單頭車」,司機每日行駛三至四條不同路線,加上車主會按早夜更分租紅色小巴,有時候甚至找替更開工,安裝八達通機亦難以拆帳,相信該批車難以參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