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判斷樓市要慎之又慎

一項有關香港居民置業意向調查顯示,過去十年來,估計約有六十一萬名市民沽出物業,其中三十六萬人沒重新買入,有買的,相信大多要「高追」,而其中的二十萬人,目前手上再無物業。這次統計是以業主做單位,一個業主成為「無殼蝸牛」,影響的就不只是個人,更有可能連帶整個家庭受累。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我身邊不少朋友,賣樓後都覺悔不當初。

筆者在東方報業集團旗下的報章撰寫專欄,至今五年多,這段日子以來,不斷苦口婆心,奉勸置業者不要太迷信那些「盛世危言」,聽到甚麼「爆煲論」的調調兒更要慎思明辨。因為就我所見,一切的悲觀看法都是錯認路頭,誤判了方向,所謂「因地不正,果招迂曲」,你判斷方式錯了,結論愈往下探,自然就離事實愈遠,再依照自己的判斷作決策,便恨錯難返了。

因錯判樓市而受累,又何止是「落錯車」一批,同樣覺得後悔的,是本來可以「上車」、但因為太相信專家意見,以為跌市將臨,一直觀望,結果樓價由原本買得起,變成買不起。二○一三年初,市場普遍看淡樓市,筆者幾經斟酌之下,決定大膽在專欄中建議首置者可考慮把握機會入市,因為當時根本看不出樓價有下跌空間,它一旦發力,你就疾足也追不及了。

在下一直從事教育工作,不少大專院校學生畢業後,都視置業為頭號大事,如果錯判形勢,對往後的人生規劃影響甚大,故不時有年輕人問我意見,讓我深深感受到居住問題對港人的困擾。

所以,筆者素來奉勸樓市專家們,你們這個分析行業比其他的影響更大。作為時事評論員,假如誤判了東北亞局勢,讀者最多笑你失算。但樓市專家錯判市場,別人又聽信的話,可以影響嚴重,豈能不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