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年鉛水風波鬧到滿城風雨,大批市民受影響身心俱疲,連飲水都要提心吊膽。政府於兩個月前才公布提升食水安全的補鑊措施,以為水務署等政府部門會吸取教訓,打醒十二分精神,日後對於市民日日飲用的水,一旦出現任何異樣,都會第一時間對外通報及全面交代。
外界有合理期望是一回事,惟事實卻是截然不同,今次葵青區及荃灣區食水異味事件,水務署於事件被傳媒廣泛報道後超過二十四小時才發出新聞稿交代兩點內容,第一,食水異味可能與荃灣食水配水庫維修工程有關;第二,食水樣本並無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然而,以上回應殘缺不全,多個關鍵問題仍然留白,包括未有交代受影響居民的範圍及數目,以至事件是否涉及監管不力,還是人為缺失等。
事實上,水務署首個回應「欲言又止」,只會引起更多恐慌和猜測,前晚一度傳出食水異味疑蔓延至青衣一個大型私人屋苑,事後才發現該屋苑不屬受影響的供水網絡,相信是虛驚一場。
等了又等,延至昨早終於有水務署高層公開回應事件,不再透過議員作為中間人對公眾傳遞資訊。客觀事實亦顯示,由水務署親自解說,外界才得以知悉更多涉及食水異味的前因後果,包括原來食水異味投訴潮始於剛過去周日,當日已累計接獲超過二十宗投訴,翌日增至三十多宗,估計有約六萬人受影響。
然而,當談及食水樣本結果時,水務署與市民似乎生活在兩個不同時空,因為水務署仍停留以專業角度分析,堅稱食水有味對人體無害,反呼籲如居民對氣味敏感應求醫,完全沒有關愛市民的同理心,更別說對受困擾的數萬名市民致歉。總而言之,政府面向市民大眾的專業部門,要多從市民角度去思考問題,否則只會淪為凡事以專業判斷作為擋箭牌的部門,與市民的所思所想愈走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