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公屋政策重回正軌

公屋八十萬封頂論非常嚇人,出自特首林鄭月娥之口,教論者感到驚訝,確實與社會現實脫節。連日來政府高層忙於「補鑊」,運房局局長陳帆被各界狠批,始終他是相關政策的主事官員,最終還是要由特首親自解畫,才有望釋除公眾疑慮。林鄭主動澄清公屋絕非以八十萬為目標,又罕有地為事件致歉,認為將相對複雜的概念簡單化,令市民產生不必要的焦慮,做法不妥當,更指出自己身為行政長官,處事應該更加敏感。

對本港房屋政策及歷史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惡劣,影響家庭生活及兒童成長,期望能夠住上公屋令生活狀況得以改善,乃合情合理的訴求。基層市民的住屋權應該受到尊重及保障,毋庸爭議。

要住上公屋,房委會有嚴格標準及程序,有所謂輪候冊之設立。近年每年平均入紙申請的數量高達三至四萬,政府曾經承諾在正常狀態下,三年可望上樓。近年政府已經難以兌現承諾,因為在房屋與土地掛鈎之下,土地供應不足,興建公屋數量難有保證,最新的輪候時間正逼近五年。

封頂論一出,令基層市民極度不滿,專研房策的學者及專家,對林鄭的說法表示異議的大不乏人,多認為特首應亮出合理的統計數據作為佐證,而且房委會亦未有深入討論相關議題,輕言改變政府一貫的公屋政策,做法不智。特首主動澄清有助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