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委改革和稀泥 欲說三贏為時早

一度擱淺的醫委會改革方案,經過港府、醫生團體及病人組織三方平台的談判折衝,在政府作出重大讓步之下,終於見到曙光。當然,說新方案是「三贏」為時尚早,能否打破備受詬病的「醫醫相護」制度弊端,還須拭目以待。

大家應不會忘記去年七月立法會煞科之前審議《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的一幕,儘管改革方案得到主流民意支持,不料醫學界群起反對,立法會外有醫界示威抗議,立法會內有「怪醫」梁家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結果方案被拉布拖垮,造成醫生、政府及病人三輸之局。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曾一度擺出「好打得」形象,嚴詞批評拉布議員是漠視公義及盲目反對,堅稱「不調動、不修訂及不撤回」方案,政府不會讓步,否則就是「縱容不公義及鼓吹少數人的暴政」。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林鄭月娥如今貴為特首,為爭取醫界支持改革方案,最終還是向現實低頭。按照原有改革方案,政府委任醫委會代表為十六人,醫學界代表亦為十六人,雙方是對等的。如今政府決定將官方醫生代表減少兩席,同時將醫專代表由兩席增至四席,如此一來,雖然整體醫委會代表維持三十二人,但由於官方委任代表減至十四席,醫界代表增至十八席,雙方的天平發生了傾斜,非業界的意見能發揮多少作用,不能不令人質疑。

醫委會為甚麼要改革?初衷當然是打破醫醫相護的制度之梏,改變醫界利益高於病人利益、小圈子利益高於香港整體利益的不合理、不公義現象,為此,在醫委會中增加官方代表尤其是非業界代表,反映民心民意,就不可避免,如今港府減少官方代表,說得好聽點是「大和解」,說得難聽點是「和稀泥」,由於醫界代表在醫委會仍佔絕對大多數,當病人權益與醫生利益發生衝突時,醫委會能否秉公處理,病人的冤屈能否得到伸張,實在沒有人能打包票。事實上,當年藝人張崇德為早夭的孩子討公道,前後耗費九年時間,幾乎傾家蕩產,箇中痛苦不足為外人道,這也是社會強烈要求改革醫委會的動力所在。

另一方面,如今醫委會處理病人投訴平均需要六年,沒有多少人能捱得起這麼長的時間折磨,即使最終獲得處理,遲來的公義還算不算是公義?長遠而言,醫委會的小圈子結構亦窒礙業界發展。君不見,公立醫院長期鬧人手荒,醫療事故無奇不有,醫生團體這邊廂抱怨壓力大,要求增撥資源;那邊廂又以保障質素為藉口,抗拒引入海外註冊醫生,根本是自相矛盾,受害的還不是病人!

所以,儘管立法會醫界代表及病人組織對新醫改方案都說「收貨」,立法會通過亦大有希望,但有關方案最終能否增加公平正義,提升醫療質素,還有待觀察。別忘記,單是醫專界新增兩個名額如何產生,仍然是爭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