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長遠規劃是根本

住屋問題一向是社會最關注的民生議題,十多年來的民調顯示,房屋始終高踞民生問題第一位,即使在政治爭拗最激烈的時期,亦沒有改變市民的注意力。新一屆政府將房屋及土地供應擺在施政的首位,實屬必然。

政府鼓勵雙管齊下,政府負責長遠規劃,尋覓更多土地興建公營房屋;民間可運用創意方式,協助最有需要、刻不容緩的基層家庭入住共享房屋或「貨櫃屋」,發揮紓緩作用。一句話,官民合作以解民困。

可惜長遠規劃經常失誤,而民間努力僅屬過渡性質,只能起「潤滑」作用。要解決基層家庭的居住問題,政府的大規模公屋計劃實在責無旁貸。據房委會文件披露,一六至一七年度的建屋目標未能完成,原來規劃的一萬九千個公屋單位,實際只有一萬一千三百個,走數約七千七百個。

長此下去,政府承諾的三年上樓必然遙遙無期,予基層市民相當失落的感覺。公屋輪候冊人數約三十餘萬,排期時間現時約四點七年,年尾或直衝五年這個關口。房屋署對此的回應非常官腔,表示會密切監察,已就工程延誤採取補救行動,卻未見有詳細解釋。

另一邊廂,「貨櫃屋」議題被熱炒,有立法會議員揚言,全港有九百餘幅閒置官地,在毋須改變規劃之下,可以率先興建組合屋。倘若不理會交通配套及社區設施是否足以應付地區人口急增,隨時會弄巧反拙,何況改變土地用途,需經城規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