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政出多門難解問題

解決基層住屋困難,政府責無旁貸。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是新一屆政府的五年施政展望,相信房屋與土地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所佔篇幅不會少。民間以實驗方式嘗試走出新路,協助基層住戶上樓,只能起潤滑作用。

近日社會關注「貨櫃屋」這個外國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否引進本港,雖然社聯表示有信心在明年推出新計劃,屬於實驗性,但潛在的問題頗多。除非政府能下決心,在政策層面改革,真正做到拆牆鬆綁,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

現實是政府在覓地建屋這個大課題上進展不大,遑論興建「貨櫃屋邨」,以安撫等候分配公屋而望穿秋水的家庭。與房屋土地有關的部門,規劃署、地政署、屋宇署、消防處以至城規會等互不協調,各自為政,就算政府領導層有良好願景,向市民釋出善意,卻礙於官僚體系的程序文化所局限,具體操作層面往往此路不通,虛耗光陰。

早前,特首林鄭月娥為處理耽延甚久的活化工廈難題,指定發展局負責統籌有關事宜,協調眾多部門,從速研擬可行方案。同樣道理,政府就推動「貨櫃屋」之進行,應該指定一個政策局負責牽頭,好讓有積極性的民間團體、良心業主以至發展商,知道要聯絡哪個部門或專責小組。政府好不容易向社會展示誠意,得到民間組織的積極回應,倘若民間動起來,但是受制於官僚架構的慢速改革,到頭來惹起民間的不滿,政府失信於民,代價可能非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