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海味成行成市,尤其是臨近傳統大節,湧現不少出售海味的臨時檔,惟過往不少人在此類臨時檔「中招」。一一年二月,有市民過年前到紅磡一間臨時檔,以近一千三百元買入一斤「澳洲禿參」,惟海參發水時竟傳出濃烈腐臭味,而臨時檔亦在數天內轉售襯衫,市民難以追討。○九年十二月,海關亦曾抽查全港多區海味店,發現三十一個地方出售的鮑片樣本全屬螺肉,而將軍澳一臨時舖亦將魚唇冒充魚翅出售。
吳鴻森指出,最受港人歡迎的海參一般來自澳洲、南美及日本的豬婆參,以及墨西哥的禿參等,每斤約售千三至兩千港元不等,質感以彈牙及厚肉為主,而「靚海參」風乾程序做得較好,較為「乾身」;而「靚花膠」一般體積較大,紋理完整,每斤售價更可高達十多萬元,而市面則以新西蘭花膠及「鴨包肚」(即一種淡水尖嘴鱸魚的魚鰾)最為普遍,一斤約售六百至二千元不等,口感分為爽口或黏口。
他提醒,市民千萬不能貪平,應避免光顧不明來歷的海味臨時檔,「因為冇可能咁平賣到畀你,好多時成本一斤都要成幾百蚊。」另外,市民亦可以考慮先購買小量的海味,「先試吓個品質同味道,如果啱心水先大量入貨都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