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雪糕有毒?有生物科技公司利用魚胚胎對雪糕作毒物測試,指廿九個雪糕樣本中,有十個不合格,或含有毒化學成分。測試機構表示,雪糕若含多種添加劑、色素及防腐劑等化學成分,容易互相影響,產生混合毒性,尤其是脆皮及石板街雪糕等。機構建議市民選擇雪糕前應注意成分,挑選簡單口味的雪糕,例如雲呢拿味的雪糕較安全。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五月從各大超級市場及便利店選購九個品牌共廿九款雪糕樣本,利用魚胚胎進行毒性檢測。測試分為三部分,第一步透過斑馬魚胚胎作急性毒測試,當雪糕樣本測到急性毒物,魚胚胎會發育異常甚至死亡;第二步利用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檢測慢性有毒物質如類雌激素,當含有類雌激素,魚肝臟會發出綠光;最後進行成分篩查,檢視雪糕是否含禁用成分。三項測試均通過獲評級為「綠魚」;表現一般或不合格,分別評級為「黃魚」及「紅魚」。
測試結果顯示,廿九個雪糕樣本中,十二個屬「綠魚」級別,即表現理想;七個屬「黃魚」,品質基本合格;餘下十個是「紅魚」,品質有待改善。但該公司並沒有公布「黃魚」及「紅魚」雪糕名單,驗出有毒物質及具體對人體的影響亦未有進一步解釋。
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昨強調,該毒性測試並非要檢測出單一有毒物質,而是靠生物科技檢測雪糕中多種成分互相影響,從而產生的混合毒性。「黃魚」及「紅魚」名單現階段不適宜公布,但已向相關品牌聯絡跟進。營養師李杏榆提醒市民應注意進食雪糕的安全,避免進食含多類添加劑的雪糕,如脆皮雪糕、石板街雪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