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今年至今錄得四宗本地日本腦炎,其中三宗與天水圍有關,蚊患情況令人關注。有調查顯示,近三分一受訪的天水圍居民認為區內蚊患問題嚴重,兩成二人從未聽過「日本腦炎」,多達四成一居民將日本腦炎和登革熱混淆。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提醒,日本腦炎死亡率可高達三成,不容忽視。即使踏入秋季,本港天氣仍持續炎熱多雨,市民應做妥防蚊措施。
民建聯在八月訪問九百七十四名天水圍居民,其中四成一受訪街坊誤以為登革熱的病媒「白紋伊蚊」是日本腦炎主要傳播途徑,僅一成半能正確回答「三帶喙庫蚊」;七成半受訪居民不知感染日本腦炎可出現昏迷、神志不清、頸部僵硬等嚴重徵狀。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指出,調查反映市民對日本腦炎認知不足,忽視蚊患危機。
朱指出,每二百五十名日本腦炎病毒感染者中,約一人發病。患者被蚊子叮到後兩星期內出現頭痛、發燒、昏迷等徵狀。日腦病毒可破壞腦細胞,無藥可治,死亡率高達三成。患者即使康復,當中三成人出現神經障礙、智力問題、腦麻痹等嚴重後遺症,兒童出現後遺症的機會更是成人的九倍。市民平日應加強防蚊意識,勤加杜絕積水和穿淺色長袖衣物等。
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表示,自二○一三年至今的十二宗本地日腦個案中,半數來自包括天水圍在內的新界西,叢林和養豬場更是蚊患黑點。他促請政府加強滅蚊,並為高危地區居民提供接種日本腦炎疫苗資助。
食物環境衞生署昨(十九日)公布,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回落,由七月份的百分之十點六下降至八月份的百分之六點六,其中天后及啟德北的指數達百分之二十的警戒水平。署方表示,本年至今錄得一宗本地登革熱、四宗本地日本腦炎和一宗外地傳入寨卡病毒感染,鄰近地區仍出現寨卡病毒感染個案,登革熱的活躍程度亦處於高水平,加上本港天氣持續炎熱多雨,有利蚊子孳生,市民切勿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