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影像驗腦退化 準確率達八成

【本報訊】要確診是否患腦退化,將來未必要靠腦部掃描,簡單的眼睛檢查即可診斷。俗稱腦退化症的阿茲海默症若能於發病初期治療,有助控制病情,但現時篩查方法具入侵性,大多數患者不會接受檢測,任由病情繼續惡化。中文大學與養和醫院合作,進行全球首個利用視網膜影像篩查阿茲海默症的研究,估計準確率達到八成,低成本檢測有望令篩查普及化。

本港七十歲以上長者中,一成為認知障礙患者,當中超過一半屬阿茲海默症。該症由腦部積聚過多澱粉狀蛋白及神經纖維纏結引起,導致腦細胞死亡。要治療該症,除了抑制澱粉狀蛋白外,透過採取「地中海飲食」、多做運動等均有效阻止腦部進一步退化。

低成本低入侵性易普及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昨表示,僅一成阿茲海默症患者求醫,大部分人只當普通老年退化不作理會。但愈早確診,愈能阻止腦部退化速度。目前的早期診斷需使用「澱粉狀蛋白—正電子腦掃描」或「腰椎穿刺」提取腦脊液,不但具入侵性,亦不普及,正電子掃描費用高達兩萬元。

中大腦神經科團隊開展「早期阿茲海默症篩查研究」,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張艷蕾表示,他們發現利用眼底攝影術,通過視網膜影像可觀察腦內血管及神經退化的損害,例如阿茲海默症患者視神經較薄、視網膜血管較少。整個過程只需數分鐘,快捷又便宜,視網膜影像檢查約需一千至二千元。

中大正招募一百名年齡介乎五十歲至八十歲人士參與研究,包括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嚴重阿茲海默症患者及認知功能正常人士。研究為期兩年,有興趣人士可致電2635 2160查詢及報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