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吮手指 兒童換靚牙

小朋友六歲左右開始換牙,但一些壞習慣或令新長出的恒齒走位、顎骨變形,影響外觀。兒童齒科專科醫生指出,日常陋習如吮手指,會令上門牙凸出、下門牙推入,形成「哨牙」;兒童習慣用口呼吸,更影響口腔發育,令牙齒由正常的「U」形排列變成「V」形。若未有及早改掉壞習慣,日後或需箍牙矯正。

不少兒童為尋安全感,自小吮手指。兒童齒科專科醫生區雄安指,兒童把拇指放於上下排門牙中間,恰好把上門牙推出,下門牙推向內,於上下排門牙之間造成空隙。吸吮力度愈大、時間愈長,變形愈嚴重。家長發現子女有此習慣,應盡快戒除,若三至八歲仍持續吮手指,牙齒變形風險會增加。

慣用口呼吸 易致哨牙

兒童若自小患鼻敏感或經常鼻塞,習慣用口呼吸,可能改變顎骨形狀。區醫生解釋,正常情況下,舌頭放鬆時,放在上下門牙之間位置;用口呼吸的小童為製造空氣通道,舌頭下降至下排門牙後,面頰失去舌頭支撐而向內壓。久而久之,牙齒沿顎骨的排列由「U」形,會漸漸內塌成「V」形,「條脷將下排牙掃到亂晒,顴骨扁塌,容易引致哨牙。」

乳齒遲早轉換為恒齒,部分家長因而忽略護理乳齒。區指出,乳齒蛀牙可影響日後恒齒生長位置和結構,不可忽視,「如果乳齒蛀到爛,細菌可經根部走入牙肉中的恒齒,令恒齒不正常鈣化,部分位置泛黃和凹凸,影響儀容,日後亦增蛀牙機會。」

恒齒剛冒出時,乳齒在牙肉「吊住吊住」,兒童或感不適。區提醒,家長教導子女刷牙時切勿避開該位置,以防牙肉發炎和紅腫。當恒齒已經開始長出,乳齒仍未脫落,形成「雙排牙」,情況相當常見,恒齒一般慢慢擠走乳齒。但若恒齒長超過三分二高度,或已長出個多月,乳齒仍紋風不動,可考慮求醫檢查。小童換牙期一般是六歲到十二歲,第一隻恒齒普遍於五歲半到七歲期間長出。若到七歲半仍未有乳齒鬆脫,可能要照X光檢查。

恒齒走位 可箍牙矯正

區雄安提醒,家長若發現子女恒齒走位,出現哨牙或「爆牙」,可諮詢牙醫如何矯正或是否需箍牙,毋須等到恒齒長齊,「早少少發現可能用較簡單方法處理到,遲處理有機會整個口腔結構已經改變,或增加矯正複雜性。」他又建議家長在子女七歲前,為他們補刷牙,因小童未必夠力和靈活地多角度清潔牙齒。

記者張汶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