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決策與統籌能力

特首林鄭月娥的五年任期,前兩年主攻經濟與民生,用以積累「政治本錢」以應對後兩年的重啟政改及二十三條立法的政治挑戰。有關的考量,相信會在十月公布的首份施政報告得以披露。先經濟民生後政治的策略能否成功,有待觀察。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表示,政府已完成兩級制利得稅的研究工作,而且有了具體方案,特首會適時公布。很明顯,政府欲減少中小企的稅務負擔,以增加競爭力,估計政府會少收五十億稅金,相信做法會廣受中小企歡迎,有利提升政府在商界中的支持度。

至於改善民生,政府將主攻教育及房屋土地兩大範疇,問題較諸稅務改革要複雜得多。以房屋土地為例,觸及的持份者極多,要平衡各方利益,達到加快覓地,同時增加土地儲備兩大目標,難度極高,考驗政府的決策及統籌能力。

去年立法會選舉前後爆現的橫洲公屋計劃縮水事件,恰恰反映政府的決策及跨部門統籌能力不足,以至被輿論狠批政策多變,諮詢過程存在嚴重紕漏。

公共行政理論指出,行政不僅是執行,更是決策過程,而科學決策有利政府制訂較佳的公共政策。科學決策首要建基於系統而全面的訊息收集(包括政府部門內已有的及通過掌握社會上不同持份者的意見),然後經過分析研究,形成不同方案以供選擇。局長及常秘兩層官員的決策及統籌力是制訂政策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