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內地限輸廢料 港回收業末路

內地加強限制洋垃圾進口,香港回收業等執笠。內地年底起進一步拒收多種固體廢物,包括廢塑膠及未經分揀的廢紙等,本港九成回收廢料出口內地,行業勢必雪上加霜,業界估計將有一半回收商結業。中港貨運業亦唇亡齒寒,預計司機生計大受影響,甚至連依靠執紙皮維生的長者生計亦受打擊。環保界擔心未能出口的廢料進一步塞爆堆填區,促請政府盡快和內地相關部門磋商,為回收業提供一線生機。

「最壞打算係止蝕離場!」聯昌五金紙業貿易公司負責人黃皓揚慨嘆,回收廢紙運往內地佔該公司一半生意額,現時聘有十名職員,他指近年回收業大不如前,回收紙價每況愈下,扣除人工及運輸等成本,目前每噸只賺二百至三百元,擔心內地拒收包括廢紙的洋垃圾,直接打擊生意額,可能會先「炒人」,若持續不景,亦要無奈結束父親經營三十多年的生意。

包括廢塑膠及未分揀廢紙

上月中,內地向世界貿易組織發出緊急通知,表示年底前不再接收洋垃圾,包括由外地進口的廢塑膠、舊衣及未經分揀的廢紙等二十四種固體廢物。據統計,去年一至八月,內地進口塑膠廢料近三成來自本港,而立法會文件亦顯示,一四年出口內地的廢塑膠近七萬公噸,佔本港全部循環再造廢塑膠量七成,出口內地的廢紙更逾九十二萬公噸,佔全部循環再造廢紙九成七。

本港回收商一聽到緊急通知,無不唉聲嘆氣。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表示,曾與有關內地機構駐港人員商談,獲知新限制令最快十月實施。他指自一三年「綠籬行動」後,內地已收緊廢料入口,本地運往內地的廢塑膠及廢紙量大減,今年業內勢必雪上加霜,首當其衝是一般中小型回收商。

處理廢料成本高 無利可圖

他解釋,現時大部分中小企只是將較乾淨的廢膠打紮或破碎運往內地,新限制下,只容許將廢膠「拉粒」製成再生膠粒才可入口,惟目前本港只有幾間回收商有「拉粒」技術,劉的公司是其中一間,六年前投資近六百萬元,估計現時最少入場費也要三百萬元,一般中小型回收商難以負擔。他又指,現時中小企輸出的廢膠每噸約可賺七百至八百元,但新限制令下,回收商無利可圖,便不會再有人回收廢膠,只會送往堆填區。

「估計新政策出台後,會有一半回收商要執笠!」香港環保回收業總商會主席羅耀荃不諱言,現時全港約有四百多間回收商,廢紙回收佔大部分回收商一半生意額,回收商一直將各式廢紙打紮運輸,但新限制令「未經分揀的廢紙」定義含糊,「紙皮混有木漿得唔得?貼咗膠紙又得唔得?」他擔心廢紙如被「打回頭」,將直接打擊回收商收入。

羅續指,若嚴格將廢紙分類,必定增加人手及成本,回收商亦可能會拒收某類紙皮,或要求變賣紙皮的人先作分類,對執紙皮維生的低收入人士定有影響,而香港環保的發展最終要走回頭路。 他與劉耀成均認為政府應向內地爭取,納本港回收商為「境內」回收商,除可直送廢料外,亦毋須報關,又可保存業界生存空間。

中港司機亦當災 收入勢減

此外,運輸業亦恐受波及,香港陸路客貨運輸業議會主席蔣志偉表示,有關措施令本港運輸業進一步萎縮,自內地多個貨櫃碼頭啟用後,中港司機收入已大不如前,而司機收入屬多勞多得,雖然回收廢料往內地多以內河船運載,但亦需要車支援,一旦回收業走下坡甚至相繼結業,唇亡齒寒下,司機收入肯定進一步減少。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坦言,新限制令可能成為本港環保一大打擊,香港推行環保運動多年,市民對減少家居廢物意識日漸提高,擔心內地收緊回收廢料入口,會加重堆填區負荷,枉費多年心機。而現時仍未實行垃圾徵費及生產者責任制,堆填區負荷只會有增無減,促請政府盡早與內地部門磋商,留香港回收業一條出路。

環境局發言人表示,十分關注內地實施新進口措施,亦與內地有關當局保持聯繫,但其執行細節尚待進一步公布和落實,故現時未能評估對本港回收業界的影響。發言人又指,政府已實施一系列措施支援回收業,如成立回收基金、向回收業提供專用短期租約用地和公眾貨物裝卸區等。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