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棕櫚硬脂繼續威脅本港海域,港府早前雖聲稱棕櫚硬脂無毒無害,並可用於食品包裝材料及化妝品中,但有學者指其體積及顏色容易令海洋生物誤以為魚卵或水母而吞食,導致海洋生物窒息亡。學者又補充,棕櫚硬脂溶點僅約五十度,一旦繼續受高溫照曬,溶化在海面上更會令海洋生物缺氧,導致死亡。
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保護經理李美華指出,外國曾發生類似棕櫚硬脂洩漏事件,白色油狀浮游物形似凝膠,不時有動物吞食致阻塞食道而亡。她擔心海洋生物以為棕櫚油粒為魚卵,吞食後窒息亡,認為當局需盡早清理,若繼續讓油粒漂浮至生態價值高的岸區,例如南丫島綠海龜的棲息地,將影響海龜生存環境,甚至死亡。
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指,棕櫚硬脂理論上毒性不高,由天然棕櫚提煉而成,某些美容產品亦含棕櫚硬脂,但他強調「無毒唔代表無害」,漂浮油粒對海洋生物有多種威脅,首先是吞食後影響消化系統,長久會致死。棕櫚硬脂會導致溶氧問題,其溶點僅需四十多度攝氏便溶解,一旦在海面溶解,會變成一層油覆蓋在水面,令海洋生物不能吸氧氣,導致死亡。
單續指,棕櫚硬脂漂浮至沙灘後,混雜沙石就更難處理,需更多人力物力清除,而棕櫚硬脂為有機物,分解時會產生臭味影響衞生,在岸上分解則會吸引老鼠、蟑螂等害蟲,在海上分解則會影響水質。單坦言一般優質的棕櫚硬脂為天然物並無毒性,但是次發生事故的棕櫚硬脂未知其品質,又提醒若該物質接觸人體有機會引起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