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再爆日本腦炎

天水圍再爆一宗本地日本腦炎感染個案,一名五十九歲男居民確診感染日本腦炎,是本港今年第四宗日本腦炎,亦是天水圍區今年第三宗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個案,患者目前在博愛醫院留醫,情況穩定,其住所兩公里外有豬場,但平日他主要在屋邨及商場活動。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承認,今年日本腦炎本地個案特別多,不排除再有零星個案出現。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天水圍區即使已經加強滅蚊,仍接二連三有本地感染個案在同區爆發,有關部門值得研究如何再優化滅蚊的人手或技術。他又指,早前出現首宗輸血感染日本腦炎個案,都牽涉一名居於天水圍的捐血者,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應該在不缺血、可行的情況下,建議居住於患者鄰近地方的捐血人士,延遲兩至三周才捐血,盡量避免再發生輸血感染病毒。

病人多於屋邨及商場活動

新一宗感染日本腦炎患者居於天水圍天瑞(二)邨瑞豐樓,有長期病患。他自上月(7月)三十日起出現發燒、頭痛、頸部僵硬和嘔吐等病徵,翌日到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求醫,同日轉送到博愛醫院接受治療,情況一直穩定。其腦脊液和血液樣本經檢驗後,證實對日本腦炎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呈陽性反應。黃加慶指出,病人潛伏期間沒有外遊,發病前主要在商場、屋邨活動,無去過豬場,也沒印象曾否被蚊叮。他的家居接觸者只有太太,至今沒有出現病徵。由於病人仍發燒,未能提供接觸史詳情,防護中心會繼續監察,並會與食環署合作加強滅蚊。

鄰近大型濕地公園及豬場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表示,食環署過去曾在天水圍收集廿四個病媒蚊樣本,全對日本腦炎呈陰性,但他指天水圍的確是日腦高危地區,因鄰近有大型濕地公園及豬場。他續指,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主要由天然積水內孳生,例如山溪、稻田,這些地方大部分位於北區及元朗,範圍大,若與防治白紋伊蚊比較,日本腦炎的控蚊工作有一定難度。他又強調,除了要留意豬場或濕地公園,這些病媒蚊較常在夜間活動,市民夜間外出、行公園都要做好防蚊措施。

政府有滅蚊,也難阻蚊子孳生?何栢良相信,雖然政府近日在當區勤力滅蚊,但連日下大雨已沖走蚊油,蚊子亦能短時間繁殖,如當局未能在短時間內加強滅蚊,何建議當區區議員及居民組織動員籌集資源在附近公園及休憩地區設置蚊燈防蚊。他又說,除了日本腦炎外,市民同時要留意同樣以蚊播毒的登革熱,尤其是登革熱在澳門都已出現本地病例,暑期外遊期間謹記做足防蚊措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