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肝個案飆成頭號肝炎

本港過去五年錄得的戊型肝炎新增個案,超越甲型肝炎,成為增長最多的肝炎類別。微生物專家警告,戊肝於內地、日本等鄰近地區有傳播趨勢,肥美的生蠔、豬膶粥,以至野豬和兔等野味隨時帶菌,未煮熟進食有感染風險。嚴重病例隨時導致肝衰竭,病人需換肝保命。戊肝病徵不明顯,市民對戊肝的防範意識不高,專家擔心社區的隱形感染者人數難以估計,憂慮出現人傳人個案。

自二○一二年至今年六月底,衞生防護中心共錄得五百六十一宗戊型肝炎,是各類呈報肝炎病例中最多,同期排第二的甲型肝炎有四百三十九宗。過去五年的戊肝病人年齡介乎十五至九十六歲,當中九人死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Siddharth Sridhar擔心實際感染人數比呈報個案更多。他指大部分急性戊肝的徵狀輕微,包括發燒、疲倦、反胃或肚瀉等,部分人的小便變深色或出現黃疸,一般兩至三星期支援性治療可康復。

病徵似腸胃炎 未必知感染

由於戊肝徵狀與腸胃炎等常見病相似,病人和醫生未必知道已受感染,若沒有注意個人衞生或會四處散播病毒。Sridhar說,戊肝病人的肝酵素水平會略升,醫生或以為是服用中藥或飲酒導致。病人的血液和大便可帶病毒,若如廁後未洗乾淨雙手四圍摸或接觸食物,有機會污染環境。Sridhar坦言,本港可能已出現人傳人個案,「一間屋內兩個人受感染,很難斷定是曾一起進食受污染食物,還是人傳人。」二○一二年有三十六歲男士小便變茶色,四日後他的父親亦出現黃疸和茶色尿,父子其後同確診戊型肝炎,康復出院。

可致急性衰竭 嚴重需換肝

Sridhar表示,百分之五病例屬嚴重個案,病人出現急性肝衰竭,肝功能受影響,血液積聚太多毒素,需留醫深切治療部及插喉,部分嚴重個案更需肝臟移植。由於染病個案愈來愈多,醫生臨床應有意識為可疑病人驗肝炎。

本港戊肝個案主要經由食物感染,衞生防護中心統計,過去五年感染個案中,三成七人曾進食豬內臟,包括豬膶粥和打邊爐食豬膶;兩成九病人曾進食貝類海產,當中十七人曾食生蠔。Sridhar指戊肝潛伏期長達四十天,難以追尋病毒源頭,但愈來愈多動物發現帶戊肝病毒,包括野豬、駱駝,最新發現兔仔都可播毒。因此,市民不論進食甚麼肉類都需要徹底煮熟。若到落後地區旅遊,須確保水源清潔,以防病從口入。

記者張汶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