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聯參部將領調整 火箭軍獨佔三席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近期進行了密集的人事調整,同時任命了三位參謀長助理,包括原聯參部情報局局長陳光軍、政治工作局主任楊傳松、海軍北海艦隊參謀長姜國平等三位少將。

打破舊制 變成主導

去年軍改中,原總參謀部撤銷,改組為軍委聯合參謀部,雖然原屬總參的國防動員、訓練管理、技術偵察等部門及大批軍校被劃歸其他機構,新的聯參部主要負責作戰及情報工作,但其仍然是軍委最為核心的關鍵部門之一。由習近平擔任總指揮的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即設在聯參部。

軍改之後,由於撤銷大總部、大軍區,大批閒置將領雲集聯參部,一度形成五位上將副參謀長的局面。但在今年年初,五人中的四人包括徐粉林、王冠中、戚建國、孫建國,在未滿六十五歲退役年齡的情況下被提前免職,只餘空軍出身的乙曉光。而後,原聯參部參謀長助理馬宜明中將、火箭軍副參謀長邵元明少將先後獲任聯參部副參謀長。但與原來副總參謀長為正大軍區(正戰區)級不同,如今的副參謀長只是副戰區級,而參謀長助理則是正軍級。

經過連番調整,軍委聯參部在參謀長房峰輝上將之下,包括了三位副參謀長、三位參謀長助理,共七名將領組成領導班子。而七人之中,竟包括了五個類型,房峰輝為軍委委員級上將,乙曉光為正戰區級上將,馬宜明為副戰區級中將,邵元明為副戰區級少將,陳、楊、姜三位參謀長助理為正軍級少將。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七名聯參部領導中,只有房峰輝、馬宜明屬於陸軍將領,乙曉光、姜國平分別來自空軍、海軍,而其餘邵元明、陳光軍、楊傳松三人均出身火箭軍。軍改之前被視為「陸軍總部」、由陸軍絕對主導的總參謀部,而今員額僅佔七分之二,顯示了軍改打破「大陸軍」體制的效果。這也是有史以來陸軍首次在軍委參謀機構中處於少數派。

火箭軍獨佔三席,更是破天荒第一次。從二○○四年中央軍委引進非陸軍將領擔任總參領導起來,先後有兩位第二炮兵(火箭軍前身)參謀長魏鳳和、高津曾擔任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助理,現時分別擔任火箭軍司令員、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但像如今這樣三位火箭軍將領同時躋身聯參部領導層,實屬罕見。

三人均出自火箭軍基層部隊。邵元明曾任二炮第五十三基地司令員、二炮副參謀長,如今以聯參部副參謀長身份兼任國家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分管作戰及應急處置。楊傳松曾任二炮第二十二基地政委、二炮裝備研究院政委、二炮工程大學政委等職,後調任原總參謀部軍訓部政委,軍改後擔任聯參部政治工作局主任,今次擔任參謀長助理後將繼續主管政工工作。陳光軍畢業於二炮工程學院,曾是二炮唯一的博士旅長,後調入二炮司令部任職,軍改後出任聯參部情報局局長。本月上旬,陳光軍以參謀長助理身份赴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了第二屆維和出兵國軍隊參謀長會議,顯示其將主管情報、維和及對外軍事合作。

戰略威懾 核心力量

火箭軍即中國的戰略導彈部隊,習近平去年視察時定位其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並提出了「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要求。火箭軍由核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作戰保障部隊等組成,核導彈部隊主要任務是增強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常規導彈部隊任務是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火箭軍將領大批進入聯參部,標誌其在軍事體系中的分量愈加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