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健康空氣行動整理今年上半年各一般監測站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發現西部地區平均濃度為每平方米五十微克,超出環保署每年每平方米不應多於四十微克的標準,亦比東部地區每平方米三十九微克高,以深水埗、葵涌及屯門更分別排第一、二及四位最為厲害,團體又整合資料得出此三區為「社會剝奪指數」較高地區,即人口密度較高、多貧窮人口、高交通密度,反映居民居於較差環境,面臨健康風險。環團歸因車輛太多及港府忽視環境影響人體健康。
今年首半年的路邊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每平方米五十一點三微克,較去年微升百分之二,而一般監測站方面,深水埗為全港最嚴重的地區,今年上半年平均濃度為每平方米六十微克;緊隨其後為葵涌,平均濃度為每平方米五十九,第三位及第四位分別是荃灣及屯門。
健康空氣行動又於今年六月三十日以及七月七日到五間位於九龍西的小學旁,每天各花兩小時量度二氧化氮,發現小學附近水平介乎每立方米七十六至一百二十五微克,雖然香港的標準為每小時每立方米不應多於二百微克二氧化氮,但短時間內錄得如此高的水平,反映出該區小孩面對高企的路邊空氣污染風險。社區關係經理龍子維認為,「小學附近有高架天橋,令到空氣污染增加」。
他指,二氧化氮主要由汽車排放所致,雖然港府已推行汽車改用歐盟型號減排,「車輛唔減,減排無意思」,他又引述文獻表示,高濃度的路邊空氣污染、高社會剝奪指數及高交通密度為三大環境健康風險,它們會互相影響,最終使市民面對心血管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等健康威脅。
環團又回顧過去五年香港整體的空氣質素及各地區的污染水平分布,雖然主要空氣污染物下降約三成,但市民面臨的健康風險不減,根據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發的達理指數,發現今年首半年因空氣污染而提前死亡人數高達九百三十六人,而檢視過去五年整體空氣污染水平及健康風險的數據,發現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的人數不跌反升,由二○一一年的八千宗,升至二○一五年的過萬宗。
環境局《香港空氣清新藍圖2013-2017》進度報告顯示,局方預期到二○二○年,路邊空氣污染的二氧化氮水平仍高於香港標準水平的平均濃度每平方米四十微克的百分之六十五,故環團促港府盡快從車輛數量着手,及安排運輸及房屋局設立減少路邊空氣污染的指標,至於食物及衞生局亦應制訂計劃,減低空氣污染帶來的非傳染病公共健康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