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戰衣」被指侷促 消防處拒更換

【本報訊】牛頭角迷你倉大火意外約一周年,兩名消防人員不幸殉職一事令公眾關注消防員裝備可否提供足夠保護,甚至俗稱「黃金戰衣」的抗火服,亦招來較侷促增熱衰竭的關注。消防處署理高級消防區長(採購及物流)劉國富昨表示,消防人員執勤時感到過熱,未必與「黃金戰衣」有直接關係,但處方仍會不時檢視抗火服功能,並就性能作出改良建議,惟更換抗火服一事言之尚早。

2011年引入 使用至今

消防處現有三大職系,即消防、救護以及調派及通訊,昨日該處介紹隊伍近二十年來的裝備演變,包括保護頭盔、防護服、工作鞋、外套以及災場歇息區。處方高級消防隊長(採購及物流)江偉忠表示,消防處的「黃金戰衣」由德國製造,由二○一一年使用至今,面對約一千度高溫時,能夠抵禦約八秒時間,較舊有Bristol消防抗火服的能力較高,可增加人員於火警中面對閃燃時的保護。

江指出,黃金戰衣包括防護衣及防護褲,主要由三層組成,亦可脫除內層設計;自二○一四年,處方調整指引讓主管按照實質情況,決定人員可只穿着滅火防護服的外層處理山火,以及不涉及爆炸或危害特質風險的工作,避免人員承受過多熱壓力。至於頭盔方面,人員在二○一五年開始,佩戴俗稱「B型頭盔」,可保護頭蓋骨、耳朵和後枕,並能夠在十秒時間內,抵禦攝氏千度高溫,亦含防撞擊及刺破能力。

去年六月牛頭角發生迷你倉四級火,兩名消防人員殉職及多名消防員不適送院,大多數出現熱衰竭及脫水情況,有指「黃金戰衣」並不透氣,排出的汗水焗在衣服內,散熱有難度,受內外熱力夾擊下,消防員出現熱衰竭的危機增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