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這話大抵沒錯,當今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大城市中,香港也由一個小漁村蛻變成為今日的金融中心,「紐倫港」成一時佳話。
然而,今日的香港愈來愈不易居,有調查指出,最近五年,香港於亞太區及全球生活成本排名不斷上升,衣食住行樣樣難,這已是基層市民的共識,房價租金驚人,老朽這種無殼蝸牛感受殊深,多年來租住的地方,由香港市區搬至東九龍再隱退至新界野村,依然感到租金上升的壓力。這也難怪,香港在外派人員的宜居度方面每況愈下,二○一三年時位列全球第十一位,短短幾年間已急跌至二十九位。「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一般基層對這句話恐怕只能報之以苦笑。
有論者指出,城市絕對不是從農村演化而來,不是從無數小村莊機械集合而成大村莊再變成大城市;它是從人的聚集、交流、商品交易等突變而來,城市是對所有這些東西的一種整合,並在這基礎上產生巨大的創造性。城市構成了對人的吸引力和對資源的吸納,人和資源的整合又打造城市的魅力,推動城市不斷升級換代;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內地,不少城市正是這樣崛起的,深圳便是個突出的例子。
曾蔭權常吹噓香港的「六大優勢產業」可鞏固香港亞太金融中心的地位,可惜他志大才疏,亦志不在此,六大產業冇樣令人有驚喜,「優勢」就此被雨打風吹去。今屆政府同樣施政無能,領導班子拉雜成軍,施政全不到位,加上法治倒退,姑息養奸,致使政治環境持續惡化,港獨思潮猖獗,一國兩制備受衝擊豈是偶然?可以說,香港城市原有的氣質、活力、人才、資源正逐步流失,新一屆政府不撥亂反正,香港這福地只會噩夢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