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香港企業洗牌

香港現時的問題不是沒有機會,對全個社會乃至個別產業、企業與個人來說,都存在機會,問題只是香港從上到下是否願意努力去把握和利用機會。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簽訂《中英聯合聲明》之後,香港進入回歸過渡期,人心不穩,而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打垮了香港原來的出口加工工業,政治與經濟糾纏下來,許多人覺得沒有前途,選擇移民他去。但留下來的,卻因此見證了香港二、三十年的繁華,其中關鍵的是趁內地改革開放,到珠三角投資加工製造業。他們去的時候,各方各面都說風險巨大,不應該去,結果稍有規模的香港企業,更不用說上市公司、大集團,都忽視、輕視以至鄙視珠三角的發展與機會。去的都是個人,憑小小資本但十分強的企圖心、毅力與努力,他們在珠三角開創出比香港原來大很多倍的加工製造業,很快便把香港的吞併和淘汰掉。由於他們的示範,所有的大企業,包括海外企業,都蜂擁到珠三角,把珠三角的餅做得最大,但得益最大往往是先行者。

現在香港也面對同樣的本地困境與外在的巨大機會。一帶一路發展與中國特別是珠三角升級轉型再工業化所提供的機會,比八、九十年代更大。香港的大企業同樣不知不聞不理,同樣忽視輕視鄙視此中的大機會。可是香港乃至海外企業與個人應有洞悉先機者,先行者當然得利,卻也需付出努力。在大機會之前,香港是否會出現比內地改革開放期更大的企業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