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原則底線 當頭棒喝

今年是回歸二十周年,香港二○四七年之後何去何從的問題提早發酵,這一切與港獨、本土自決派冒起有關,前者打正旗號要求香港獨立,後者把二○四七年討論上升至「二次前途問題」,港大《學苑》有一篇文章更指「二次前途問題」有幾大訴求,包括香港獨立、全民制訂香港憲法等。

就在二○四七年的討論一時炒熱之時,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現身把幻想消滅於萌芽,並把原則底線說得清清楚楚,一是香港回歸已成事實,無可能重新討論二○四七年後的香港主權問題;二是二○四七年後只有兩個選項:「一國兩制」或「一國一制」。這個原則底線的呈現,其意義在於「一國」這個原則肯定會跨越五十年不變,這對於港獨、本土自決派都是當頭棒喝,不要以為可以另有詮釋或解讀。

事實上,二○四七年問題已成為本土自決派的未來,他們放眼三十年後,進而號召人心,期望改變來臨,有主打自決的政黨更擬打造十年後的民主公投,料於「五十年不變」過了一半的二四、二八年立法會選舉炒到最熱。

究竟香港於二○四七年後是「一國兩制」還是「一國一制」,基於一國兩制的初心,一般相信是從港人以至社會整體利益出發,選擇一個於二○四七年後香港長治久安的制度。

另一個要考慮的肯定涉及香港政制發展,由於二○一七年特首普選方案泡湯,除非未來五年社會氛圍有一百八十度轉變,否則重啟政改無望,這又衍生另一個問題,如果政制遲遲未能向前走,即使最快二○二七年有普選,但距離二○四七年只餘下二十年,繼續把普選優化下去,還是於往後採取不變應萬變的策略,料對二○四七年後何去何從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與其幻想不切實際,倒不如一步一腳印,政界人士值得深思,這才是為香港爭取最佳出路應秉持的進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