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工有社會潤滑劑的功能,內地近年社會問題日益嚴重,更重視社會服務一環。理工大學副校長(學生及環球事務)阮曾媛琪從事社會工作教育逾卅年,早在八十年代末,已代表理大在內地推動社工培訓:「當年(內地)冇人識咩叫社工」,作為內地社工先驅,阮太強調兩地存在文化差異,無法將香港一套照搬,故以「同行者」自處,事後亦總結出不少具中國特色的社工服務模式,包括針對農民工等對象,有關實踐更得到發展中國家借鑑。
阮曾媛琪上月底獲校方頒授長期服務獎,她指社工是對外的工作,決不能抱有專業霸權的想法,因為服務正需要集體建構及文化理解,但眼見近年民族及文化爭鬥成為話題,她希望下一代可以相互理解。
她並稱,始終相信人可以透過「服務」建立社會責任感,強調社工的核心價值是「同行」、而非領導或救濟,過程亦會幫助完善社會制度,有效改善市民大眾的生活水平。
理大近年要求所有本科生選修社會服務學分,阮太認為,學生可從中建立社會責任感、植入服務基因,並笑言,不同年代的學生同樣懷抱純真理想,希望今日的社會可以發掘到他們的潛能。至於早年在內地培訓社工的經驗,她則指:「我真心相信社工係最有效,解決改革開放衍生嘅各種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