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叫停失敗 政治漣漪

政治一日都嫌長,現任及未來政府首長提早隔空過招,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建議擱置被視為改良版TSA、於今年五月復考的小三基本能力評估研究計劃(BCA),但不消一會就被現任特首梁振英拒絕,指就算取消都是七一後的事,事件沒有因「叫停」失敗而告一段落,更衍生出新的政治漣漪。

首先議會內層面,BCA一事意外地激發立法會內非建制派聯同部分建制派合作,共同聯署要求現屆政府擱置BCA,或容許學校與家長自由選擇參加,當時共有卅三名議員參與其中,包括新民黨三人、經民聯兩人。此事曝光後已引起政圈討論,更驚人的是原來聯署數目不只如此,因教育界議員葉建源甩轆,真實聯署數字是卅六名議員,「新增」三名議員包括獨立建制派謝偉俊、廠商會吳永嘉及勞聯潘兆平。

三十六名議員聯署的政治效果,一定大於卅三名議員,因為卅六名議員就是全體議員「過半」,加上「過半」就標誌跨黨派打破聯署畫地為牢、自成一國的迷思。政治悶局的衝破,將為下屆新政府上場,行政立法的討價還價有一定的示範作用。

還記得上一次有跨黨派共同支持的例子是九年前,即二○○八年雷曼事件「爆煲」後,立法會表決是否引用特權法調查真相時,建制派起初對此仍是左右為難,但最終群情洶湧下,包括民建聯等建制派政黨都要「落水」,支持引用「尚方寶劍」調查事件;再把時空推前一點的經典例子就是二○○一年提出的八黨聯盟,當時成功達成共識採納不加稅、寬免政府收費等建議。

由此觀之,BCA的政治悶局會否進一步取得突破,就端看目前仍以尊重教育專業為底線、於立法會合共擁有十七票的民建聯及工聯會,如他們抵受不住龐大壓力要改弦更張,現屆政府亦再難有政治支點可以力撐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