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至誠為民才有真民望

讀前輩文章,說了個笑話:在「四人幫」統治的年代裏,兩個朋友在一起,有時還說點真話;三個朋友在一起說笑話;四個或以上朋友在一起,大家都說假話了。當然,在「告密」或出賣朋友,甚至父母、夫妻、兄弟也受到組織公開鼓勵的,美其名「大義滅親」、「立場堅定」、「階級覺悟高」等,這比周厲王時代「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景象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殘暴的統治下,老百姓根本連路上遇到也不敢交談,聲音都無更何來真話?這樣的「形勢比人強」下,統治者的「民望」再高,恐怕也沒有人會信以為真吧?

其實,不要睇小老百姓的觀察力,一個領導人的政策若不是致力改善民生,發展經濟,不是至誠為民而是一味好大喜功,民望肯定不會高;毛澤東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到了晚清重臣曾國藩的一段話: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毛澤東常以這些話來提醒自己做事要專心一致。作為領導人,要贏得民心民望,最重要的恐怕還是要多花點時間把人民的福祉放在心中。把市民福祉放在首位,這非至誠不可;作為領導人,不立心至誠為民,那何來民望?

看來,精誠所至,不但金石為開,更可感神。孫中山手書的四字真言,應來自《中庸》呢幾句: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故至誠如神。誠,就是不欺暗室,人家看不見的地方,依然不欺人,也不自欺,如此便可預知未來,料事如神。

此外,蘇東坡《潮州韓文公廟碑》亦指出「蓋嘗論天人之辨,以為人無所不至,惟天下不容偽」,不容偽,不就是至誠嗎?是以蘇東坡認為,「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到匹夫匹婦之心」,百姓最講實際,執政者有否真心花時間在人民福祉上,真係要work hard而非work sm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