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是妥協藝術也是猜想玩意

今次選特首,朝廷全力支持林鄭月娥,反對派全力支持曾俊華和「搭配」支持胡國興。因反對派手握三百多張選委票,可推兩人,浪費可惜,故胡國興被「搭配」入閘。但反對派的「膽」還是鬍鬚曾,反對派「爭特首」之初衷也是力挺鬍鬚曾。

對於胡國興,反對派在政改問題上和他有最多的「共同語言」,然在具體方案和操作上則未必。不過,這些都不是事,大方向上有共識就OK。今次選舉形勢錯綜複雜、波詭雲譎,誰都沒有十足把握,不能只買「獨贏」,還要留後手,胡國興就是反對派的「位置」。朝廷如何看待,會否在應變計劃中也考慮「落注」?不知道。大家所知者是胡國興由始至今選情最差,沒人太把他當回事。

反對派「不送白不送」,給胡國興一百八十張選委票入閘,但是對胡官的「政改理念」並沒有大事宣揚,然他們知道,這方面胡官比鬍鬚曾和自己更加接近。而朝廷對胡官的參選,幾乎是「不聞不問」、視而不見。

照理說,朝廷對胡官「大逆不道」的政改主張,應該猛烈批判,以示他更得不到「中央信任」才對,然而朝廷相當客氣,可能的原因,一是胡官當選幾無可能,不必理他;二是中央知道政治上往往會出現「愈批愈香」的效應;三是威脅林鄭當選的是鬍鬚曾,要對付主攻目標,不必在其他人身上浪費彈藥;四是胡官乃建制中人,和朝廷、建制派素無「樑子」,背後並無可疑的政治力量,留有餘地和空間是必要的。

這些都是猜想,然一些客觀現象是明顯的,必應引起猜想,而政治不僅是妥協的藝術,也是最高猜想的玩意兒。為了目的不擇手段,權衡利弊作出決定,都給政治增生了無限可能,讓人猜想不已。